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服毒轻生青年的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服毒轻生病人的心理护理技巧。方法:对52例服毒轻生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服毒轻生病人的护理有其特殊性。结论: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适应服毒轻生病人的护理,必须从心理、社会、家庭等方面进行系统护理,才能达到全面康复的要求。

  【关键词】 服毒轻生;心理护理

  服毒轻生病人的心理失衡,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护理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使服毒轻生病人既解除了身上的中毒,又消除了心理障碍,得到新的心理平衡。本文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曾在院住院的52例服毒轻生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52例病人,其中,男性18例(34.62%)、女性34例(65.38%),男∶女=1∶1.89;年龄16~30岁,平均23岁;职业:农民40例(76.92%),工人6例(11.54%),干部4例(7.69%),学生2例(3.58%);文化程度:文盲12例(23.08%),小学15例(28.85%),初中19例(36.54%),高中6例(11.53%),平均受教育年限(5.24±4.02)年。

  1.2 服毒原因

  恋爱婚姻30例,婆媳矛盾10例,夫妻矛盾8例,高考落榜2例,人际关系不和2例。从以上临床资料可见,服毒轻生病人女性多于男性,文化程度低的多,农民多。

  2 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2.1 犹豫、忧郁心理

  此种心理表现为一时冲动而出现轻生的念头,当服毒后即被送医院,且服毒量不多。大部分青年是由于婚姻出现挫折或发生了感情破裂等,他们出于潜在的反抗性或寻找解脱等,使他们轻而易举地想到了服毒,但服了毒之后却害怕自己真的离开这个世界,要活下去又怕别人笑话自己。所以,他们犹豫不决,欲言又止,心理变化反复无常,半接受或半拒绝治疗。对此类病人应用负性的强刺激,即洗胃、催吐等。通过插胃管、呕吐,使之痛苦而产生对服毒的厌恶情绪,以达到下次不能再服毒的目的。同时,护理人员要关心病人,介绍有关婚姻的知识及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并做好其家庭、社会协调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解除其后顾之忧。

  2.2 后悔、恐惧心理

  此种心理多见于服毒量少,仅用以威胁亲属的一种手段。因青年人有心理脆弱、“独立感"不断增强的特点,一方面希望得到成人的待遇,另一方面又受着孩子气的习惯行为的支配,一边是长大,一边是由于涉世不深而显得稚气和不成熟。如因某一事觉得自己被亲人厌恶及嫌弃时或因家庭琐事而发生争吵时,或婆媳关系不和、夫妻矛盾等,便产生了逆反心理,要使亲人重视他们、不可忽略他们存在的价值,于是就服毒,以恐吓他们的亲属。当看到亲人们把他(她)们送入医院时,就后悔了,就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容易接受治疗,渴求医护人员用最好的解毒药去解除他们身上的毒性。因而表现为恐惧,害怕自己离开人世,对医护要求较高,以渴求亲人、医护人员的安慰、关心和重视。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应热忱接待,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告诉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治疗即可早日康复。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时,应认真仔细,尽量做到稳重,熟练操作规程,取得病人的信任,给病人以安全感,并嘱咐其亲属给予安慰、爱护及家庭的温暖,正确处理家庭矛盾,不要提及争吵的原因,以免刺激病人,达到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目的。

  2.3 绝望心理

  这类病人多半是精神支柱倒塌,抱定必死之心。一般服毒量大,且病情危重,来医院时大多数神志不清,清醒后也不透露服毒的剂量、名称。遇到这种情况,要分秒必争地抢救病人,待病人清醒后则要做好心理疏导,溶化其自卑及绝望心理。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尽量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对有些不能满足的,如事业上受到挫折、人际关系不和或高考落榜等,则要改变病人对生活事件认识的水平,降低或消除不适当的需要,以达到情绪上的稳定,并配合社会治疗及药物治疗。总之,服毒轻生的青年,由于他们的教养、知识面及经历的不同,以及对某些事物的看法不同,构成了复杂的心理,这样就需要护理工作者用最精细的艺术、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调动病人接受治疗的积极性,使病人早日康复。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谈服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理道德在抢救服毒病人中的体现   
    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