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妊娠 高血压综合征 护理

  临床护理

    健康教育:加强孕期保健的教育,建立孕期保健网络及保健手册,设立咨询门诊、电话咨询并发放有关知识的宣传手册,使孕妇及其家庭重视早期的检查。包括孕妇的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孕后的心情、血压、有无不适感觉,查看下肢有无水肿,必要时查尿蛋白。对确诊的妊高征患者,向其讲解有关本病的相关知识,如何防止病情加重、减轻对母儿损害;让其认识焦虑不安对疾病的影响,使其学会以平静的心情适应新的环境;护士主动、耐心倾听患者谈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允许提出各种疑虑问题并客观实际地予以解答。

    加强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耐心讲解精神紧张对病情及胎儿的不利,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解除病人的各种思想顾虑,稳定情绪,安静修养,密切配合治疗及护理,确保治疗效果。

    确保足够的休息与睡眠:病室必须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流通、避免一切声、光等外来刺激。限制探视,避免精神过度疲劳过度兴奋。了解患者的睡眠状态,尊重患者的睡眠习惯,一切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且动作轻柔、快捷,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特别是在病人熟睡时不要随便惊醒病人。

    左侧卧位:休息及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及平卧时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因妊娠子宫多向旋转,左侧卧位可改善右旋程度,避免增大的子宫对腹部椎前大血管的压迫,有利于下腔静脉的回流,增加回心血量,有利于子宫胎盘血流供血,增加重要脏器的营养。

    病情观察

    加强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对重度妊高征患者必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暗室,避免光、声、冷、触动等外来刺激。注意观察有无先兆子痫症状,如剧烈头痛、胸闷、恶心呕吐、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特别是对以剧烈头痛为主的子痫前驱症状出现,应保持高度警惕,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发生的各种严重并发症。

    注意胎动、胎心变化及分娩先兆:对胎盘功能低下及胎动心异常者,应使用胎心监护仪,避免胎心宫内窘迫的发生,其他妊高征患者则每班常规数胎动、胎心3次。妊高征患者,因子宫肌层缺氧,子宫收缩加强,故分娩进展较一般孕妇为快,因此要观察分娩先兆,抽搐昏迷或使用镇静剂后深睡的患者,如有左右翻动辗转不安,则提示有宫缩存在,应特别警惕。

    用药时护理

    妊高征的治疗主要为解痉、降压、镇静、防止子痫的发生,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剂量、浓度、不良反应及中毒时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效果观察,并严格执行医嘱,及时准确给药。①解痉药物:解痉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25%硫酸镁注射液为治疗妊高征的首选药物,其具有解痉、镇静、降血压的作用,对胎儿影响较小。②镇静:如患者出现抽搐先兆或抽搐后烦躁不安,可给予地西泮10mg静脉推注,必要时重复使用。③降压药:对血压过高的患者给予降压药物,以预防脑血管意外及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发生。常用心痛定10mg每6小时口服1次,如需尽快起效时可给心痛定10mg舌下含化。用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0.5小时后重新测量血压并记录 利尿药的应用。④速尿20~40mg静脉推注,利尿效果强而快,对脑水肿、无尿、少尿者效果显著,用后要观察孕妇有无低血钾表现。

    产后观察

    防止产后出血:妊高征患者由于产前使用大量解痉、镇静剂,产后易导致子宫收缩不良而发生出血,因此,产后应及时排空膀胱,密切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等情况。

    讨  论

    为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护士应加强对孕妇进行早期健康教育,积极参与孕妇学校的培训与学习。中期妊娠以后,要注意加强产前检查,特别是高龄妇女及多胎孕妇,更要加强围产期保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和纠正。同时,还应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减少过量脂肪和盐分的摄入。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和高铁的食品,注意规律的生活和愉快的心情,才能预防妊高征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应用血小板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预测妊
    妊娠合并胆囊炎二例报告
    中性粒细胞激活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子宫胎盘病理
    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妇女胎
    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状态分析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完全性骶椎裂合并足月妊娠一例
    氯沙坦 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患
    培哚普利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
    非洛地平缓释片合并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