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术;消化道大出血;护理

  壶腹肿瘤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亦不罕见。现将我院1例病患进行3次胃镜检查和介入栓塞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68岁女性,上腹隐痛不适、全身皮肤黄染4 d。初诊为壶腹部肿瘤,胆总管下段结石,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第6 天出现切口渗血,腹腔双套管引流红色血性液体700 mL,再次原切口腹腔探查,见切口未愈,网膜渗血,予减张缝合后好转。但4日后胃管引流出暗红色液体,大便亦暗红。胃镜检查发现多处溃疡病灶,但无明显出血,胃肠合口愈合可,无凝血块。禁食水、制酸、止血及支持营养治疗3 d,仍反复出血。怀疑应激性胃溃疡出血,再次镜检结果同上,更换洛赛克及奥曲肽无效,第3次胃镜则发现胰肠吻合口出血。行介入栓塞后停止出血,1月后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手术前夕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既希望手术又害怕手术,医护人员应加强交流,适当应用镇静剂,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以配合手术。术后出血时患者会出现恐惧心理,护士应耐心告知病人和家属一些积极良好的治疗方案,对于三次胃镜检查,要耐心解释每次胃镜检查的目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2.2 术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心率和血压,注意补充血容量,防止肺水肿和心衰,当心率大于100~120次/min应警惕。观察切口敷料有无短期内大量血性渗液,或自引流管内流出大量血性液体。呕吐和便血时要观察呕血和便血特点,协助医生做出正确判断。急性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半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及时清理分泌物和血迹,避免恶性刺激,做好口腔护理。便血时及时擦净肛门,保持肛周清洁,防止湿疹和褥疮。该例患者肝功能障碍,应尽量输新鲜血液,补充凝血因子,防止诱发肝昏迷。胃管内注入冰盐水40 mL+思密达3 g+云南白药0.5 g,每4 h夹管45 min,生长抑素6 mg/24 h微量泵注入[1]。每天复查血常规指导输血。出血停止后要继续观察再出血迹象。

  2.3 胃镜检查配合

  消化道出血最直观的诊断方法是纤维胃镜,但出血时肠腔内充满血凝块,影响定位,该病人胃镜检查定位胰肠吻合口部位出血。胃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插入咽喉部时引起恶心、呕吐,加上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无痛胃镜有一定风险,胃管内不断引流血性液体易引起窒息[2]。该患者应由责任护士全程护理,讲解每次检查的目的和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配合要点,消除患者的顾虑。同时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及时准确配合使用止血药。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呼吸、血压,当患者分泌物增加时,为防止窒息,嘱其让唾液、胃液自然从口角流出,不要用力咳嗽、呕吐,避免引起喉头水肿、胃部痉挛、黏膜刺激损伤出血。

  2.4 介入栓塞手术的护理

  术后患者平卧24 h,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 h,穿刺患侧下肢不要弯曲,头部不能抬高。如有咳嗽时,按压住穿刺部位;需活动时,要用另侧下肢稍微移动弯曲,防止穿刺部位出血。每30 min观察穿刺侧下肢情况,如出现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末梢皮肤苍白,温度降低,感觉障碍等,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每1 h测生命体征一次,正常后继续维持2~3 d。观察神志、大便、胃液及引流液的颜色,注意再出血的发生。该例患者介入术后第3天大便变成褐绿色。观察介入手术后并发症如过敏、肠缺血、梗死、感染、血栓形成、一过性腹膜炎等并发症[3]。

  【参考文献】

  [1]房 敏,李呈英,黄春晖,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5,18(9):1 085-1 086.

  [2]魏凤莲.70 000例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J].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3,16(10):1 209-1 210.

  [3]张桂敏,徐爱民,程红岩,等.胆道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J].肝胆外科杂志,2003,11(5):382-383.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9例报告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加高选迷走神经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门静脉损伤7例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误诊分析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进展
    正常成人Qtmax QTmin在十二导心电图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和胰头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门静脉损伤的修复及
    胃 空肠 胆总管三造口治疗十二指肠破裂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434例临床分析
    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对人十二指肠粘膜表皮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