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结果显示,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后,虽然2 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操作熟练度、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方面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护理实践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能极大地提高护理技术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4 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技术实验教学的质量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护理技术是护理职业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实验教学学时占总课时的50%左右,由于课时的限制,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只能停留在完成简单的操作步骤这一低层面上,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求,直接影响了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打破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使教学环节相对集中,且将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护理实验室,可使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1]。实施完全实验室教学,使实验教学的课时数增加了,延长了实训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加快了学生熟练掌握技能的速度。
4.1 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其不是以权威者的角色出现,而是以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加教学活动。这种自主学习除了能活跃学习气氛外,更能活跃学生思维,对于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
4.3 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理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完全实验室教学提供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良好空间。训练时学生群策群力,共同探讨、研究,相互督促、评价,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小组讨论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学会对人的尊重、信任、理解和包容。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充裕,教师可以将礼仪、沟通以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等内容贯穿在教学中,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目的[3]。
4.5 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对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人文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特别是在教学中如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如何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验。
参考文献:
[1]吕月桂.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5):69~70.
[2]周湖京,陈小影. 护理技术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3,9:645~646.
[3]郭文华. 浅谈护理实验教学中的伦理渗透[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