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的影响

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极不成熟,棕色脂肪少,皮肤薄,体表面积大,导致产热少,散热快,尽管使用传统的保暖措施来减少热量的丢失,仍容易发生低体温。王丽岩等[5]对673例刚出生的新生儿通过常规的保暖措施采用腋温测定法发现: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体温均<35 ℃, 低体温发生率为100%。我院在采取干预措施前,极低体重儿在冬春季节低体温发生率为84.31%,平均体温(35.55±0.33)℃,通过采取干预措施,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下降。体温过低可明显增加患儿的并发症[6],影响救治率且延长住院时间。本组资料显示干预组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但在救治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低体温持续时间短造成的影响不严重有关。

  2.2  有研究认为,极低体重儿低体温基本发生在产房和转运途中[1-2],我院新生儿科调查后的结果与上述结论相同。因此,在产房内及转运途中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对维持极低体重儿的适中温度很重要。由于新生儿出生前生长在一个封闭且接近母体深部温度的湿性环境中,出生后的外界环境相对而言是一个干燥寒冷的环境,如果不注意保暖,容易发生低体温,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由于生理方面先天发育不足,更容易发生低体温,因此最好采取干预措施。

  2.3  机体热量的散失主要通过辐射、蒸发、传导和对流等途径。早产儿的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特别是头部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3,暴露时很容易造成体温的散失。产房内的医护人员平时接生操作时穿戴手术衣、帽子及口罩,室温稍高时,就容易满头大汗,经常将分娩室的温度调低,因此,有必要对产房内的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在早产儿分娩时,必须维持分娩室温度至26~28 ℃。尽管这温度容易使工作人员及产妇感觉较热,但对于从一个宫内37 ℃左右的羊水环境中出来的新生儿,这温度偏低仍感觉寒冷。因此应及时把刚出生的新生儿转移至辐射床上,再进行复苏及处理,使用物品在接触前先预热,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上的羊水和血液,并带上帽子,均有利于减少散热。国外有研究认为,极低体重儿出生后立即从脚趾到肩部放入一个塑料袋并置于辐射加热装置上,可降低发生体温过低的风险,这可能与减少辐射、蒸发散热有关。我科采用塑料保鲜膜从脚趾裹到肩胛,露出头部并置于辐射床上,结果显示对预防低体温的效果较好[7],且不影响早产儿复苏。保鲜膜通过临床细菌培养,符合要求,新生儿使用安全。通过采取综合的临床护理干预,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极低体重儿低体温的发生。本组发生低体温9例,比干预前同期发生低体温者明显减少(P<0.01),且均发生于体重小于1 000 g的早产儿。本研究同时证实,体重越低,越容易发生低体温。

  综上所述,预防极低体重儿发生低体温,首先应加强护理人员对极低体重儿的保暖意识,在产房积极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改变转运方式,可以极大地减少低体温的发生,从而提高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率。

【参考文献】
  [1] 施丽萍,杜立中,孙眉月. 620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4):202-205.

[2] 郑忠实,黄恩娥,王素香. 极低出生体重儿346例10年回顾[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9):91-92.

[3] 罗建设.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6-8.

[4] 赵时敏, 孙建伟.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管理[J]. 小儿急救医学,2002,9 (1):2-3.

[5] 王丽岩,贺立新,乔惠珍,等. 产科因素与低体温儿(附673 例观察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7(5): 93.

[6] 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45-48.

[7] 陈瑶,陈晓菲,廖晓琼. 保鲜膜应用于预防早产儿低体温的护理观察[J].当代医学,2008,147(8):155.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展望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非何杰金淋巴瘤一
    伴发干燥综合征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胰腺功能变化的临床
    18三体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及产前诊断文
    45, X/46, X, del(X) (q26)嵌合型Turn
    30例47,XXY综合征核型及性激素检测的探
    应用血小板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预测妊
    中性粒细胞激活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子宫胎盘病理
    江门市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措施的综合评价
    一个母系遗传非综合征耳聋大家系及mtD
    对一例恐怖症的综合心理治疗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