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脑性瘫痪患儿常见异常心理特征及护理策略

bsp; 脑瘫患儿常见异常心理护理策略

    3.1  脑瘫患儿心理护理阶段  一般分为4个阶段:(1)了解病情病因,建立相互依赖的医患关系。患儿的信任是治疗的前提。首先要真诚地关心和同情患儿,获取患儿的信赖;详细了解其病情,了解其心理、社会背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及治疗。(2)分析认识问题,确定治疗目标。在了解病情病因的基础上,对可靠材料分析比较,找出问题的关键之处,确定治疗方案及方法。其病因若是潜意识中的矛盾,可用分析疗法;如属于习得的不良行为习惯,则适合行为疗法;如属于认知歪曲,则应帮助病儿发现认知错误,通过认知疗法来解决。(3)矫正不良情绪和行为,培养新的适应能力。医护人员凭着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变患儿认知、情绪和行为,鼓励支持患儿矫正其歪曲的认知或消极的情绪与行为,并督促训练患儿培养新的能力,重建健康心态及人格。(4)巩固成效,结束治疗。通过矫正和重建之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治疗目标得已实现。此时应鼓励患儿将重新习得的经验和技巧付诸实践,并布置适当的任务和家庭作业;如患儿的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格得到了新的建树和完善,即可终止治疗;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无改善,则应对原方案进行调整,甚至放弃原方案,更换新的治疗措施。

    3.2  脑瘫患儿异常心理护理策略  (1)对有自卑感的脑瘫患儿,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他们作不到的事不要强求,他们能做的事给予赞扬与鼓励;多议论他的长处,表扬他的优点;教育他勇于正视生活的困难,向残疾的躯体挑战,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充分发挥潜在的天赋。(2)对过度依赖的脑瘫患儿,父母不要过度的溺爱、百依百顺,养成过度依赖的习惯。要经常鼓励患儿树立生活的信心,从精神上战胜疾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3)对有认知障碍及智力低下的患儿,更要耐心教育与管理,促其智力发育。

    4  总结

    总之,脑瘫不仅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发育,还导致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甚至康复训练无法正常进行。只有掌握了脑瘫患儿的异常心理特征,并把相应的护理策略融于作业治疗、运动疗法、语言疗法、推拿按摩等治疗过程中,同时,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宣教,为患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治疗环境,才能对矫正其心理障碍、增强治病信心、提高治疗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子才,姜志梅.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9届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4):1742.

[2] 杨翠娜,李娟,杨雪.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障碍与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97398.

[3] 欧利芳,匡秋娇,白柳,等.脑性瘫痪患儿的心理特征及治疗对策[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1(3):161162.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近况
    小儿脑性瘫痪的病例对照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性盐耗综合征20例
    瘫痪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狗骨丸治疗农药中毒迟发性瘫痪2例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患者的服装设计
    90例小儿脑性瘫痪的综合治疗
    丘脑性失语69例CT与临床分析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和CT对
    一种新型实用的瘫痪康复坐椅
    周期性瘫痪27例临床分析
    神经细胞凋亡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