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静脉置管术术后护理 |
|
[关键词] 深静脉置管术;适应症;禁忌症;穿刺部位;术后护理
深静脉置管术是传统的测量中心静脉压和快速补液的手段,同时也可用作输血、输液、肿瘤化疗及肠外营养的通道,建立一条高质量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多次穿刺的痛苦,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抢救患者赢得时间,也避免血管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完全胃肠外营养等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1 深静脉置管适应证 (1)严重创伤、休克及急性循环机能衰竭等为重病人;(2)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者;(3)全静脉营养;(4)需要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输液的病人,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或置入Swan-Ganz导管来指导输液和评价心功能;(5)心血管机能代偿不全的病人,在进行危险性较大的手术或手术本身会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如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瘤和心内直视手术等;(6)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7)肿瘤病人接受化疗等刺激性比较大的药物时;(8)研究药物对循环系统作用时收集有关资料;(9)外周穿刺困难者;(10)临时血液透析[1]。
2 禁忌证 (1)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易出血和感染的;(2)所选静脉通路有梗塞和损伤的;(3)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并高热时,避免引起败血症;(4)穿刺部位有炎症,胸部有畸形的;(5)严重肺气肿、剧烈咳嗽者慎用锁骨下静脉;(6)不合作或躁动者应予以适当镇静和麻醉;(7)极度衰竭者慎用。
3 穿刺的部位 (1)静脉穿刺;(2)颈外静脉穿刺;(3)锁骨下静脉穿刺;(4)股静脉穿刺。
4 护理体会 4.1 心理护理 由于危重患者无行为能力,家属对深静脉置管术缺乏了解,较难取得配合,因此护士必须热情、主动、耐心细致的进行讲解,讲解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必须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告诉患者及家属,充分征求家属意见,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订了书面协议后,方可进行深静脉穿刺,切不可自作主张,以免发生医疗纠纷。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思想顾虑,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 4.2 空气栓塞的护理 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以立即引起死亡。试验证明若压力差在5cmH2O,空气通过14G针孔的量每分秒100ml静脉系快速误入100ml空气就足以致命[2]。常发生于静脉压较低、输液时液体输完或导管接头脱落时。因此,一定要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在更换输液导管时应先关闭静脉留置管,确保导管各连接完善并无漏气现象后,再打开导管的阻断阀,定时巡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脱落造成空气栓塞。 4.3 导管的护理 4.3.1 冲洗和封管 每次输液前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每次输液完毕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25U/ml)10ml做脉冲式正压封管,封管时严格一针一管。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每24小时更换1次,超过24小时严禁使用。在输注血制品、高浓度药物如脂肪乳、完全胃肠外营养后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单独使用微量泵,应同时配有维持液体。 4.3.2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常发生在长时间留置的情况下,多由于封管不妥善,血凝块堵塞所致。当导管发生部分堵塞时,可采用尿激酶1000IU/ml,3~5ml封管3~5小时,待血栓溶解后用力回抽,如见回血,则弃去血液3~5ml,冲洗导管,连接输液针头再冲管,切勿将血栓注入血管内[3]。防止办法一是妥善固定导管,二是在输液结束时用0.04%肝素液正压封管。封管后再次使用时应用回抽的方法观察回血情况,切忌加压推注,防止小血块进入体内造成栓塞。 4.3.3 妥善固定 导管外露部分应防止打折、扭曲,如发现导管有脱出、松动,切勿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造成细菌性静脉炎。 4.3.4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在置管和护理深静脉置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防止感染性并发症。护理不当、未及时更换敷料或不遵守无菌操作[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紫草油治疗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下一个医学论文: 妊娠合并阑尾炎围术期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