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使用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提出相关护理对策,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90例静脉输液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为穿刺失败、局部渗漏肿胀、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等。结论 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和留置时间,做好预防护理,提高护士处理问题的能力,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静脉留置;并发症;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目前医院已广泛应用。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护理观察及正确的处理,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临床工作中注意并发症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3~78岁,平均54.25岁,其中头外伤病人52例,烧伤病人15例,肿瘤病人23例。本组出线穿刺失败3例,液体渗漏5例,静脉炎7例,静脉血栓8例。
2 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2.1 穿刺失败3例护理对策 (1)护士在操作前主动与患者沟通,做好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静脉留置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无需紧张、焦虑情绪,主动配合。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2)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有计划地使用血管,从远到近,先细后粗,从手到足,先难后易,并注意保护血管如穿刺点局部有压痛或稍感不适提示有静脉炎的可能要及时处理[1]。(3)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对各种复杂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2.2 液体渗漏5例护理对策 (1)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导管。输液毕可用24cm见方的纱布对折后包裹穿刺处肢体2周,打活结,范围超过粘贴膜,防止衣物摩擦带出导管[2]。(2)有些药物刺激性强,给病人带来痛苦较大,如果出现此种现象给予局部封闭,减轻疼痛,促进吸收,取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氢化考地松0.5g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3)加强输液途中的观察,发现局部肿胀应立即拔出导管,根据外渗药物及面积给予局部封闭或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拮抗剂外敷及局部物理疗法。
2.3 静脉炎7例护理对策
2.3.1 每日仔细观察穿刺点皮肤的情况,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 如穿刺点局部有压痛或稍感不适提示有静脉炎的可能要及时处理,可应用(1)静脉炎软膏或喜疗妥局部涂擦;(2)土豆切成片状,沿静脉行走方向贴敷于皮肤上,每日更换数次。2~3日即可缓解(临床应用于病人,实践证明效果确切其原理可能是土豆液为高渗状,促使其液体回收所致);(3)局部理疗;(4)酒精纱布湿敷。
2.3.2 规范消毒,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加强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脱出部分勿再送入,严格执行常规更换制度。
2.3.3 穿刺前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 如有破损或过期禁用。穿刺部位消毒直径>5cm,穿刺手指勿接触留置针外套管,以免增加污染机会。
2.3.4 留置时间 应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时应缩短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
2.3.5 血管选择 使用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选择血流量大的中心血管穿刺。
2.4 静脉血栓8例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避免大幅度运动,禁止按摩患肢。经常抬高患肢高过心脏平面20~30cm,防止淤血。要经常观察换肢皮肤温度变化。(2)一旦发现血栓形成,应拔出套管,抬高患肢,并可适当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促进血液回流,局部用50%硫酸镁外敷,同时予以溶栓、抗凝、理疗等处理[3]。(3)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留置时间不得超过7天。(4)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留置,使用刺激性药物时做到前冲后导,减少对血管的理化刺激。
3 小结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如果严格的无菌操作程序,熟练的操作技能及穿刺术后掌握好护理要点,就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节省开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 苗宏,万建君.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的护理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51-1552.
2 闫焕英,摆凤兰.静脉留置针固定小技巧.当代护士(综合版),2005,(13):66.
3 严献华,王耀辉,林德群.股静脉置管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当代护士(综合版), 2006,(7).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