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临床以来,其临床适应证已越来越广泛,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目前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治疗工具之一。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安全、可靠、创伤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后的护理值得认真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 护理
自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临床40年来,其临床适应证已越来越广泛,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很多疾病明确了原因,也使很多肺部疾病得到了治疗。很多疾病在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下得到了诊断。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还可以进行活检、漏检、灌洗和局部注射用药等。纤维支气管镜从常规检查发展到急救,从肺内发展到肺外,是目前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治疗工具之一。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安全、可靠、创伤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此项检查为有创性检查,对操作和配合者要求很高,其熟练的护理配合对预防并发症,提高检查成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及给予良好的术中术后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我院2002年4月~2007年4月共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00例,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5年间共开展纤维支气管镜100例,男65例,占检查总数的65%;女35例,占总数的35%。年龄最小17岁,最大85岁,平均51岁。一次性插管成功95例,占总数的95%;一次性插管失败的5例,占5%。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缺乏,以及对纤维支气管镜的认知不足,认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很痛苦很可怕的检查操作,检查前常常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常表现为焦虑、恐惧。因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它是关系到患者能否有效地配合检查及能否顺利的进行一次性插管的关键。对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我们应主动关心患者,向患者解释检查的全过程,认真听起患者的各种问题,并给予耐心细致地解答,并通过我们护士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及时解决不利于检查的各种心理反应,尽量使患者精神放松,减轻焦虑、恐惧感,促使其达到接受检查和治疗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积极地配合检查。
2.2 健康指导 (1)检查前指导患者禁饮食4~6 h,目的是为了减少因插管时刺激咽喉部而引起患者的恶心、呕吐,以致呕吐物误吸至气管而引起意外等。(2)指导患者正确的缩唇式呼吸,即让患者用鼻吸气,然后通过半闭的口唇慢慢呼气。膈腹肌式呼吸练习:嘱患者取舒适卧位,全身放松。正常吸气后用口快速呼气数次,再闭嘴用鼻深吸气,吸气时患者将其腹部膨起,吸至不能再吸时,再用口慢慢将气呼出,呼气时,用双手放在肋下或腹部,收缩腹肌,使气呼尽。深呼吸即深吸一口气后胸廓上抬,屏气2~3 s,再用口慢慢地将气体呼出,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长。
2.3 局部麻醉 用2%的利多卡因20 ml进行面罩或口含法行超声雾化吸入30 min,在用面罩进行雾化吸入时,指导患者用缩唇式呼吸法呼吸,及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在用口含法行超声雾化吸入时指导患者用膈腹肌式呼吸法呼吸,及用口吸气,用鼻子呼气。雾化吸入时雾量以中等为宜。在进行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我们又辅以2%的利多卡因5 ml通过患者的鼻腔进行喷雾给药。在喷雾给药时指导患者在我们喷雾后的瞬间配合吸鼻动作,以利局麻药能迅速有效地到达咽喉部而发挥作用。为避免患者在进行雾化吸入过程中因时间长致缺氧引起不适,我们把雾化吸入的时间(30 min)分三个阶段进行,即雾化吸入8 min,每侧鼻腔喷雾给药3~4次,休息2 min。如此三个周期将达理想的麻醉效果。在整个雾化及喷雾给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头昏胸闷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待患者咽喉部感到麻木时即可进行插管检查。
2.4 术前用药 遵医嘱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的药物,如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其目的是减少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以利插管的顺利进行及检查中视野的清晰,给药时间我们常在雾化吸入的同时进行。
3 术中配合
(1)检查前,患者仰卧位,头向后仰,下颌抬高。插管前指导患者做2~3次深呼吸动作,以使全身放松,纤维支气管镜经鼻腔插入,当其到达声门时,从纤维支气管镜的给药口处注入2%的利多卡因1~2 ml,此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后缓慢地张口呼气,有利于声门能更好地麻醉并使声门打开,以利顺利插管及防止因插管造成患者过度的呛咳而影响插管的进行。(2)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我们都要随时随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