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很多,本组46例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12例无明显诱因,占总病例26.1 %;34例有明显诱因,占总病例73.9 %。饮食不当引起出血11例,劳累引起出血6例,用药不当引起出血5例,其它诱因12例。饮食不当往往是因为患者不够重视与缺乏饮食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本组2例患者因长期酗酒诱发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另有1例患者即将出院因进食刚煮熟的热粥100 g,4 h后呕血600 mL,经禁食输血处理后5天好转出院。因此,对患者的饮食护理不容忽视,是减少再次出血的重要环节。尤其对有出血史的患者要反复强调,可以举些因饮食不当而出血的病例,使其充分认识到注意饮食的重要性,并向患者传授与疾病相关的饮食常识,指导患者饮食的选择原则上采用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出血停止后24 h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如:米糊、藕粉、蒸蛋、牛奶,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软食;忌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避免质硬不易咬碎的食物,如油炸面食,质硬瓜果,鸡骨、鱼骨;忌过热、辛辣的调味品,忌烟酒。胃镜检查后,若进食过早,咽部麻醉药作用使吞咽困难,易引起呛咳,因此至少禁食2 h,2 h后待病情稳定,出血停止且无呕吐时可给温凉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禁食刺激性食品,若病情严重需禁食24~72 h[3],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再次出血。
2.4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导致胃肠道积血,积血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氨,可诱发或加重肝昏迷。故要观察患者的神志、性格、行为有无改变,有无扑翼样震颤,如果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理解力和近期记忆力减退,提示肝性脑病,应及时配合医生做好处理,定期监测血氨,做好消化道的护理,消除肠道内的积血,维护肠道正常环境。按医嘱服用33 %硫酸镁溶液导泻或用弱酸溶液(生理盐水500 mL加食醋100 mL)清洁灌肠;保持大便通畅,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预防感染。定期检测血常规、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做好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禁食期间每日口腔护理2次,防止皮肤和口腔感染;观察有无腹痛、腹胀情况,防止腹膜炎。
2.5 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向患者宣传本病的知识,取得家属的配合;并告诉患者饮食不当是导致再次出血的重要原因,要合理的饮食,避免乘车震动、情绪过度紧张,加强营养,避免劳累;教会患者识别出血前的一些征象以及应对的措施;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胆B超。预防感冒,防止咳嗽增加腹压诱发出血,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时用力排便诱发出血。指导患者出院带药要遵医嘱服用,以巩固疗效。适当参加身体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乐观情绪,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忌酒。注意合理饮食,少食多餐,勿暴饮暴食,饮食宜温软易消化无刺激性,忌酸辣、过硬、过热,粗糙食物,避免使用对胃粘膜刺激的药物,如抗风湿类药物、解热镇痛药和英太青及激素等。本组有1例患者因患风湿性关节炎,使用抗风湿类药物,内服英太青,注射野木瓜针剂诱发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引起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嘱患者出现上腹不适,呕血或黑便应及时就诊。出院后一周内我们采用电话回访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3 讨论
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伴周围循环衰竭,常见诱因为饮食不当,用药不当及劳累过度。护理上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输液、输血,可有效地扩充血容量,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维持各脏器的正常功能,防止休克及脏器功能衰竭[3]。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起病急骤,患者对疾病的突然发作缺乏思想准备,心理上处于应激状态,使交感神经兴奋,常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恐惧心理,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尤其是见到大量呕血或便血时更会惊恐万分,应做好心理护理,尽快清除一切血迹,关心和安慰患者,告诉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可以促使病情加重,不利于止血,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使其有安全感,配合治疗和护理;进食过热、过硬及刺激性食物,可加重胃肠蠕动,引起或加重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使用解热镇痛药,激素类药物损害胃黏膜,易引起应激性出血,做好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能有效地预防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
4 小结
通过对46例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到急救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的重要性,提高了对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出院后给予的电话回访可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