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告1例高龄腹壁巨大切口疝并抑郁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针对病人疾病的特殊性,给予充分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并制订出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给予安全护理、疼痛护理、专科护理,病人顺利康复出院。
【关键词】 切口疝,腹壁;抑郁症;护理
腹壁巨大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巨大切口疝(疝环最大径≥10 cm)是一种复发率较高、处理非常困难的外科疾病[1]。抑郁症则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可引起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精神运动迟滞或激越,表现为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有自杀意念等。我院普外科2008年5月收治1例高龄腹壁巨大切口疝并抑郁症的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并对病人进行精心围术期护理,病人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71岁,2005年、2007年各行1次胆道手术,切口瘢痕位于上腹部。2次术后均出现缝线(丝线)排斥反应,切口延期愈合。第2次手术后1个月即发现右上腹切口瘢痕部有一包块,逐渐增大,8 cm×12 cm,立位过久不能完全还纳,无心悸、气促、恶心、便秘等不适。2007年3月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抑郁症,未治愈。2008年5月门诊以腹壁巨大切口疝并抑郁症收入院,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聚丙烯人造纤维补片无张力修补。术中发现疝环8 cm×12 cm。病人住院25 d,术后恢复好,2008年6月5日出院。
2 围术期护理
2.1 心理护理
2.1.1 术前心理护理
病人先后经受2次手术打击,表现出情绪低落、郁闷、沮丧、绝望等心理变化,同时对聚丙烯人造纤维补片无张力修补认知较少,对修补手术有怀疑、恐惧态度,害怕术后疼痛,担心手术可能危及生命。针对此类现象,一方面加强疾病知识宣教,通过疝片宣传手册、图片、疝片实物、电视手术演示等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新材料聚丙烯人造纤维补片在体内情况及医学科技的进步,以树立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坦然的心态接受治疗。另一方面针对病人表现出的反常行为和言语应给予理解,尊重、关心和爱护,使其愿意把自己的顾虑、担心、烦恼倾诉出来。经过反复解释、鼓励,最终病人情绪稳定,接受手术。
2.1.2 术后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疾病的特殊性,首先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有自卑感,怕别人看不起,故应以和善、真诚、理解的态度与病人接触,让病人感到被尊重,与其单独相处时,讲解有关健康知识,帮助病人面对现实,回顾自己的长处、优点和成就,帮助病人树立信心,使病人意识到性格的缺陷,鼓励病人多与他人交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于病人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加强家庭与社会支持,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2],帮助病人获得精神安慰。在未予病人治疗前先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并对病人家属及其亲友进行宣教,指导他们关心、理解病人,做好病人与家属及其亲友间的沟通,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消除因疾病对病人产生的消极影响,为病人在治疗期间创造愉快、和谐的环境。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安排家属陪在病人的身边,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依赖感,以减轻其紧张情绪。强化病人在家庭及社会角色中的重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针对经济费用,及时向病人提供一日清单,说明及早治疗可及时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缩短病程,减少总费用,使病人愉快接受并配合治疗。
2.2 安全护理
为了让病人能安心接受治疗,给她安置在温馨病房,易于观察,加强巡视,床旁加防护栏,防跌倒。病人在户外活动或去医技科室进行各项检查时均有医护人员或家属陪同,防止意外发生。
2.3 疼痛护理
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卧位及安静的休息环境。由于疾病本身和手术所引起的疼痛使病人感到不适或难以忍受以至失眠、烦躁,让病人听轻音乐,使其心情舒畅。在病人失眠、无法忍受疼痛时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镇静、镇痛药。
2.4 专科护理
由于大量腹腔内脏器长期脱出在腹腔外的疝囊中,造成原腹腔容量逐渐缩小,同时巨大的腹腔外疝囊形成的第二腹腔使得病人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防止疝内容物还纳腹腔后发生呼吸衰竭及腹部筋膜间隔综合征,在术前2周开始将疝内容物还纳腹腔,用腹带束扎腹部,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4]。在束扎期间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功能,指导呼吸功能训练,并了解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及有无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1 d禁食,做肠道准备,术晨留置导尿。术后绝对卧床10 d[4],并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明卧床及避免腹压增大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