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行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47例予以腹腔镜下行斜疝高位结扎术。结果 47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护理配合密切,无不良反应。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以及良好的仪器设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 高位结扎 护理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手术迅速开展。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该方法保持股管解剖结构的完整,不损伤精索及提睾肌,患儿痛苦小、恢复快、无瘢痕、复发率低。我院2006年1月~2007年7月成功完成了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47例。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均为男性,年龄1~7岁,平均4.2岁,其中单纯右侧29例,单纯左侧14例,双侧4例。
1.2 方法 一共有两个小切口和一个小戳孔。一个切口在脐皱褶处,另一个切口在脐旁3cm,切口长度均为0.4cm,小戳孔的位置在患侧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长度0.2cm。脐皱褶切口穿刺气腹置套管进腹腔镜,脐旁切口进操作钳,腹腔镜下找到患侧内环口,在内环口体表投影处戳孔,先后从同一戳孔穿入带线针和针钩与操作钳配合分别缝合内环口内半周腹膜和外半周腹膜各3针左右,带线针缝合时把缝线带入腹腔,针钩缝合时又把缝线从腹腔带出,使内环口成一荷包缝合,线结缚在戳口处皮下,内环口即被关闭,解除气腹,结束手术。
1.3 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30min,平均(15±3.2)min,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所有患儿醒后均可进食,术后2~3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天。
2 手术配合
2.1 术前准备
2.1.1 物品及仪器准备 腹腔镜摄像系统、显示器、气腹机、冷光源、穿刺锥、气腹针、5mm腹腔镜、3mm操作钳、带线针等。器械经环氧乙烷灭菌后待用,备常规器械敷料包。检查、连接及调试各仪器功能,查看二氧化碳瓶的连接及压力。
2.1.2 术前心理准备 从分析看,7岁以下的小儿思想单纯,对手术概念不清楚,只是家长有些担心。而7岁以上的小儿对手术有一定认识,常产生恐惧心理,哭闹。为此应采取多鼓励多接触的方法,并以别的患儿术后情况示范,消除恐惧心理,使小儿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及治疗。
2.2 术中护理 本组均采用气管内全麻,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有情况及时处理(我院正尝试采用硬膜外+氯胺酮麻醉,术中尤其注意呼吸变化)。术中避免输液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气腹机压力一般调整至8~10mmHg适宜。
2.3 术后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因气管插管可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全麻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造成误吸,术后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必要时可吸痰,面罩给氧,提高氧分压,促进排出CO2。
3 讨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小儿腹腔镜高位结扎术还是一项新技术。许多家长对其没有认识,甚至心存顾虑。因此术前向家长及患儿解释清楚腹腔镜的基本知识、手术方法、该手术的优越性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患儿对腹腔镜有了初步认识后,基本都同意接受腹腔镜手术,并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根据小儿生理特点做好术前护理。术中要熟悉腹腔镜手术操作过程以利于术中配合,相对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护理,尤其要注意气腹对小儿生理的影响,气腹压力过低,气体所造空间不够,不便操作,压力过高可影响呼吸,循环,以及气栓,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等。针对小儿腹腔镜高位结扎术的特点,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做好完善的护理配合,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护理工作。
仁和医学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代发医学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