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25例高龄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方法]总结25例高龄输尿管结石病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1例输尿管中段结石移位至肾盂,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3例进镜失败改开放性手术治疗,成功21例。[结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及护理以及正确的出院指导,是确保高龄输尿管结石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高龄;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护理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泌尿外科腔内碎石的新技术,具有无切口、创伤小、病人痛苦少、碎石疗效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经费低等优点,是中段、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我科于2007年1月—2009年10月对25例70岁以上高龄输尿管结石病人采取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细心的术后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70岁~85岁,平均77岁;中段结石9例,下段结石16例,结石直径0.8 cm~1.7 cm;病程6个月至4年,平均25个月,均有反复发作的肾绞痛。术前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3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病2例,糖尿病3例,膀胱结石7例,肾功能不全1例。术前均行B超、尿路平片(KUB)和静脉肾盂造影(IVP)或CT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既往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失败者13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头高臀低截石位,在监视器下经尿道插入输尿管硬镜,并沿导丝将输尿管镜置入患侧,见到结石后插入直径0.8 mm~1.2 mm的碎石针,抵住结石,启动碎石机将结石碎成直径0.2 cm~0.5 cm的碎块,较大的结石用取石钳取出,较小的结石待其自行排出。术后常规置双J管内引流和导尿管外引流。
2 结果
本组一次性成功21例,1例输尿管中段结石移位至肾盂,经ESWL治愈,另3例进镜失败改开放性手术治愈,成功率84%。平均住院6 d,半年复查B超及KUB,无一例复发及残留结石,未见输尿管狭窄等手术并发症。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均为高龄病人,病史长,且大多有反复发作的肾绞痛,部分病人还合并其他疾病,他们对治疗及生活缺乏信心。由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一项新技术,大多数病人与家属对此缺乏了解,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怀疑、焦虑、恐惧的心理,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向病人介绍气压弹道碎石的原理、方法、手术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和手术经验,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其紧张感,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以平稳、愉快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3.1.2 术前准备 ①老年人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心肺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内分泌功能下降等生理特点,常伴有肺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内分泌系统功能减退等并发症,术后常出现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等并发症[1]。因此,护士要配合医生,全面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协助病人完善相关检查,如血生化、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KUB和IVP等。心血管疾病病人常规检查心脏彩超,判定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EF)>52%时方可施行手术。另外,老年人抗感染能力差,呼吸道的准备非常重要,常规拍胸部X线片,做肺功能试验,特别是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哮喘以及过度吸烟者,术前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咳痰、戒烟等。合并高血压病时最好在术前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150/90~95 mmHg(1 mmHg=0.133 kPa)。糖尿病病人由于高血糖、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血管病变,使组织血供减少,抵抗力下降,病人容易发生感染且较难控制,术前应积极控制血糖,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使空腹血糖<7.1 mmol/L,餐后2 h血糖<13.0 mmol/L,方可行手术治疗。②皮肤准备,做好腰腹部及会阴部皮肤清洁护理。③肠道准备,术前晚及术日晨清洁灌肠,避免因肠道积气影响手术观察及效果。④术前12 h禁食,4 h禁饮,精神紧张者口服地西泮5 mg。⑤术前30 min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①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观察,术后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1 次,连续 12 h,同时给予吸氧(2 L/min ~4 L/min),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②体位与饮食,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