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均无异常。
1.5 手术并发症 除术后第2天有10例自觉腰背疼痛,1例皮下气肿,2~3天自行消失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2 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在诊断的同时可完成手术治疗。但是这种微创手术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如大血管的损伤、空气栓塞等,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或周围类似病人出现不良情况等[3],都可能造成病人的“心理创伤”。因此护士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介绍手术、麻醉及术后恢复等并请术后康复期病人与之交流,以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协助医生完善各项检查,如心肺功能、血生化检查、TCT检测等,这些报告结果出来后才能决定手术。腹部皮肤术野按常规腹部手术准备,脐窝部用碘伏棉球擦拭,并嘱患者术前一日沐浴,做好个人卫生。遵医嘱给予病人肠道准备,对于老年患者及恶性肿瘤或怀疑盆腹腔粘连较重的患者要做到清洁灌肠。术前1日半流质饭食,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阴道准备:术前2日早晚用碘伏溶液各冲洗一次,必要时遵医嘱行阴道上药,有阴道流血及未婚者禁用。若阴道有炎症的患者应治疗痊愈后再行手术治疗。了解并记录药物过敏史。术前1天晚给予安定5 mg口服,以保证患者充分休息。术日晨给病人更衣,取下义齿、首饰等,阴道冲洗和留置尿管,与手术室人员做好交接。
2.2 术后护理
2.2.1 做好入室管理 病人返室后做好即时护理,连接固定引流管,检查静脉通路及用药,调整好滴速。向医生和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术后诊断及重点观察内容,并做好交接班。
2.2.2 一般护理 术后6 h内去枕平卧,头可偏向一侧,给予吸氧,可加速排除腹腔内残留气体,纠正高碳酸血症,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注意保暖。6 h后进流食或半流食。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次,以减轻喉头水肿,利于排痰。检查各管道是否通畅。6 h后可半坐卧位,在床上活动,如病情轻,体质好可适当下床活动,可促进肛门排气减少肠粘连。护理人员要勤巡视病房,多与病人沟通,倾听病人的反映,及时发现问题。
2.2.3 生命体征的观察 腹腔镜手术是在电视下操作器械进行的,手术后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以早期发现手术中有无误伤、内出血的发生,给予心电监护,24 h内每30~60 min观察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1次,注意观察面色及神志、呼吸的频率及节律。同时应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考虑有无内出血的可能,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2.4 尿管的护理 正确连接并注意观察尿量、尿液的性质,如颜色鲜红可能有输尿管或膀胱损伤的可能,尿量过少,应检查尿管有无打折或堵塞[4]。当出现问题而原因不明时,应及时通知医生。一般术后1天输液结束后拔除尿管,有特殊情况遵医嘱拔除。
2.2.5 腹部引流管护理 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质及引流量,引流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可引出盆腹腔内的渗血、渗液和冲洗液,引流液应量少,淡红色。若引流液呈鲜红色,量多于100 ml,应警惕腹腔出血,及时处理或抢救。若引流液量多且粉红或淡黄色应分析有无尿瘘,立即通知医生。术后1天患者可采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如引流液<20 ml/24 h,体温正常可拔除引流管。引流袋应每日更换1次,预防感染。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出血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特别注意脐窝部,要用手指按一下,以防出血存在脐窝内不易发现。如伤口渗血多,应警惕内出血,伤口红肿应警惕感染,出现以上情况均应报告医生处理。保持伤口干燥,及时更换创可贴,观察阴道出血量,可有少量流血为淡红色。本组病例无此并发症发生。
3.2 皮下气肿及腹部、肩背部疼痛 CO2气腹可引起皮下气肿,如出现皮下气肿可不做特殊处理,2~3天自行消失。因腹腔内残余气体及头低臀高位可导致腹部及肩背部疼痛,可嘱病人勤翻身,多活动,适当局部按摩或热敷,也可给予度冷丁肌注,2~3天疼痛可消失。本组病例有1例出现脐窝孔上皮下气肿,有10例出现肩背部疼痛,通过上述处理症状消失。
3.3 神经麻痹 若感上肢感觉及运动有障碍,与手术时间长,使用肩托不当,上肢过度外展有关。轻者无需处理,重者可行针灸及理疗治疗。本组病例无此并发症发生。
3.4 肠道并发症 观察肠鸣音恢复情况及有无肠蠕动,询问患者有无肛门排气、腹胀。术后几天若未排气或出现急腹症,应警惕肠梗阻或肠瘘发生。本组病例无此并发症发生。
3.5 其他并发症的观察 包括血管损伤、各种气肿、宫颈裂伤、子宫穿孔、腹腔脏器的损伤及使用二氧化碳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