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多囊肾;肾移植;心理护理同种;淋巴细胞毒;异体移植;围手术期
肾移植已成为治疗中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优质的护理工作和受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临床肾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我院48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和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心理上有良好的充分的准备,密切配合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使移植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提高肾移植人/肾存活率创造了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1.1自1999年3月~2004年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486例,其中男性325例,女161例。年龄15~71岁,平均35.1岁,其中再次移植21例,其他均为首次肾移植。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高血压肾病等。术前均行血液透析。透析时间3~70个月。供肾热缺血时间5~10min,总缺血时间6~8h.
1.1.2组织配型供、受者血型相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试验(CDC)25%,6例(3.6%)。HLA配型:1~2错配(MM)者19例(11.6%);3~4错配(MM)者124例(75.6%),5~6错配(MM)者21例(12.8%)。
1.2肾移植术后存活率
本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获得较好的心理护理,达到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心理问题和因精神因素而影响治疗,并且本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分别为:5年人/肾存活率75%/72%,3年87%/83%,1年人/肾存活率98%/92%.
2肾移植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2.1肾移植围手术期影响患者心理的主要因素
术前患者身体状态较好者,常较容易排除心理障碍并不易发生心理问题,而那些贫血严重伴有心衰和水肿以及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则易出现心理问题。女性患者、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医疗费难于解决、子女年幼、对移植手术相关问题了解过少等都可能成为移植患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因素。
2.2肾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状态
2.2.1在临床护理过程依据
SCL-90评定结果,伴随SCL-90评分的上升,围手术期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大为增加[1],作者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肾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康复信心的建立和康复过程,其常见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点。
2.2.1焦燥心理
由于病程长,组织配型不顺利及沉重的经济负担都成为患者焦虑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神经过敏、容易紧张、心神不宁、急躁甚至会出现失眠、食欲减退、心跳、气促等躯体症状。
2.2.2恐惧心理
所有患者都可能出现恐惧情绪,或者说是最早出现也是最本能的心理反应。长期透析和身体不适,带给患者不同程度的打击,恐惧心理甚至造成临床生命体征的变化,表现为紧张、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纳差、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
2.2.3疑虑和忧郁长期的病痛折磨,怀疑和担心自己的手术能否成功,而表现出抑郁、多疑、沉默寡言,对治疗没有足够信心,导致患者情绪悲观、消极,甚至有轻生念头。
2.2.4困惑与孤独手术期和手术后隔离病房、切口疼痛和与家人的分别,都是造成这类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3心理护理要点与措施
3.1术前心理准备
尿毒症病人长期血液透析使其在精神心理方面承受巨大压力,对即将进行的移植手术一方面抱有极大期望又存在各种担忧。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恐惧和忧虑心理,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护理人员要及时准确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快答复病人的各种要求,消除其疑虑,以良好的心里状态面对手术前的各项准备。进行器官移植相关知识的讲解[2].使肾移植受者于术前基本了解肾移植术后可能出现的多尿、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用法及注意事项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接受器官移植并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3].
3.2术后的心理康复
3.2.1肾移植术后心理观察与康复指导
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需要在隔离病房进行治疗,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患者情感交流相对受阻,会产生孤独、失落情绪。注重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的护理,术后移植肾多尿期大量尿液一方面使患者肾功能迅速恢复,另一方面由于血液生化及离子变化[4],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病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