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地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每周随访(电话、门诊)1次或2次。
随着病情的加重,病人明白自己正接近死亡,表现出明显的忧郁、悲观、失望,有强烈的孤独感,希望亲人一直陪在身边,此时应关心、爱护、开导病人,尽量让家人陪伴身边,充分理解病人的痛苦,鼓励病人交谈,让其表达自己的感情,把不满情绪发泄出来,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情感及对死亡的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与病人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病人认清死亡是自然规律。疼痛是晚期癌症病人最大的痛苦,严重地影响其生活质量。帮助病人解除癌痛,舒适度过余生,除药物止痛外,还应耐心听取病人陈述,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消除病人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医学统计软件,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1 护理干预前后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略)
3 讨论
晚期癌症病人身体健康状况日渐下降,面对疼痛、功能受限、经济受损、事业失败、家庭负担重、社会价值降低等,病人很焦虑,面对目前的疾病感到抑郁、悲观[3]。社会支持是个体面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从外部获得物质和精神支持[4]。护理过程中应注重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5]。临床实践也证明,癌症病人的情绪反应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明显的影响[6]。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会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影响疾病的转归[7],给病人的生理、心理、生活家庭等带来巨大的影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总之,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在努力减轻或消除躯体痛苦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勇敢正视死亡,逐渐接受死亡的现实,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癌症。这样不仅可有效抑制躯体的主观不适,更能激发机体的潜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再积极配合医护措施,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施永兴.安宁护理与缓和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193.
[2]孙燕.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0101.
[3]吴青妹.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调查及健康干预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4,18(12B):21932194.
[4]李权超,王应立,蓝新友,等.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军人心理应激的相关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2):107109.
[5]沈建华,暨雪芹,沈惠云.癌症病人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6,20(9A):22852286.
[6]石智勇,刘彩玉,周丽莉.癌症病人抑郁和T细胞等NK活性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4):363365.
[7]陈远岭.癌症中的焦虑障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1):1016.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