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
现在随着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护士不仅要关心患者身体疾病的康复,也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而急诊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其他科患者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转变,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留观的59例急诊患者存在的典型的心理问题及实施的相应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9例急诊患者,男39例,女20例;年龄1~73岁,平均46.5岁;民工30例,学生10例,机关及企事业员工10例,退休员工9例。
2 心理问题
2.1 紧张和焦虑
这种反应最常见,本组59例中有49例是由于病痛的折磨,加之对所患病病情严重 性存在的误解[1]。因此,来到医院往往不知所措,表现为极度的紧张和焦虑,希望尽快得到诊治,缓解痛苦。
2.2 愤怒和攻击
多发生于酗酒、打架等,以男性中、青年多见,另外,再加上来就诊时间在非正班时间段,即中午、晚上、节假日等,因医护人员较少,来就诊的患者多,或者正在抢救其他的危重患者,从而使部分病人出现了愤怒和攻击心理;此外,也可由于病人与医护人员认识上的差异所致,提出一些不合实际的要求,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则表现为挑剔、愤怒、野蛮,常常借机寻找机会向护士发泄。
2.3 绝望和自杀
本组有9例,由于考试失利、工作不顺、夫妻不和等因素,此类患者以青年女性多见,主要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患得患失,采取服药、割脉等方式刻意伤害自己,这类患者大多拒绝医护人员的救治处理。
2.4 抑郁和消极
本组病人有5例,以中老年妇女多见,因患病时间过长,病情迁延复杂,经济负担等问题,来就诊时一般会将病情夸大化、复杂化,常常采取默默忍受,消极对待生命。
3 护理
3.1 沟通交流
及时有效地沟通可缓解护患矛盾,增进交流机会,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可采用以下方式:(1)同情式沟通:适用于弱势群体,运用角色转换,取得患者的共鸣。(2)理解式沟通:对文化层次高的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理解,达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3)鼓励式沟通:对于绝望轻生的患者,不舍弃不放弃,热心真诚地开导他们,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忍让宽容
对于愤怒、攻击的病人采取忍让、宽容的态度,进行细心的护理,真诚的关怀,递一杯水,搬一张凳,这些简单而平凡的动作既可改变患者粗暴的态度,也可恢复其心理平衡,觉得自己也是很重要的角色。
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于抑郁、消极的病人,鼓励患者敞开心怀,尽情诉说,做一名忠实的听众和一名耐心的开导者,帮助排忧解难,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信任感,共建和谐护患关系。
4 体会
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治疗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辛红梅,赵振经.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家庭护理,2007,5(10C):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