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创伤性骨折病人多因意外事故造成,对突如其来的身体变化,会产生很强的心理应激反应,通过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心理护理
创伤性骨折多由意外事故造成,起病急,病情重,面临生与死、伤与残等多种可能,病人多有濒危感,如何对创伤性骨折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就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 术前心理护理
1.1 一向健壮的正常人,突然受到意外伤后,毫无心理准备,病人往往易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反应迟 钝,产生易激怒、痛苦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加之受伤后多无亲属陪伴,无人照料,病人常把自己安危 托付于医护人员,期待着妙手回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以亲友般的姿态安慰、关怀,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骨折愈合过程讲解清楚,耐心倾听病人讲述,举出已痊愈病人病例,帮助病人并增强康复的信心,鼓励病人愉快地接受各项诊疗处理。
1.2 护士在工作中要忙而不乱,以敏捷的动作,娴熟的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做好抢救及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做好心理观察,避免造成紧张的气氛,以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 术中心理护理
创伤性骨折因为运动功能受限,自理能力明显下降,手术中往往表现特别敏感,易猜疑,对生、死、残想得很多,因此,术中的心理护理应侧重于多给病人传递良性信息,手术台上、台下,护理人员配合默契,动作轻稳,尽量减少手术器械的碰撞声,不要说使病人易产生误解的话,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3 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后,病人常忧虑手术成败情况,患处的功能恢复,是否影响工作、生活、家庭、事业等。术后,病人被动卧位,生活不能自理,往往产生急躁的情绪,影响食欲和睡眠,不利于康复。此时护士应多巡视病房,了解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多鼓励,指导病人解决问题,根据病人的个性、文化程度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主动帮助病人排忧解难,用丰富的知识,取得病人信任,并帮助病人保持愉悦的心情,树立信心。这些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总之,病人的心理活动贯穿护理的全过程,尤其是创伤性骨折病人,受伤后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变化,根据不同个体,制定护理措施,进行良性干预,使病人处于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