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早产儿,均置暖箱内保暖,以减少转送过程中外界环境对患儿的影响。②建立保持静脉通道:所有转送的患儿,均建立并保持静脉通道,以备途中急救用药,有条件者以留置针为宜。除循环差、休克患儿需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外,途中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补液,以策安全。③吸氧及吸痰:一般主张头罩吸氧较鼻导管吸氧好,因为一方面可减少对鼻腔的刺激,另一方面可保证较准确的氧浓度。已经气管插管的患儿,长途转送最好使用小儿专用的转送呼吸机,若无小儿专用的转送呼吸机,在1~2h的转送过程中,呼吸囊人工呼吸是完全可行的。最重要的是保持气管插管位置恒定,既要防止过深,又要防止滑出,造成口腔内脱管而不知;同时应注意吸痰,先吸气管插管,再吸口咽部,最后吸鼻腔[5],以避免气道堵塞。④生命体征监护:行驶途中,无法进行听诊,应常规对转送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应用便携式脉搏血氧测定仪监测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以胶带式绑于手指或足趾为宜,指夹式夹于指端易脱落。无心律失常者无须常规监测心电图。同时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节律、末梢循环等情况,防止因观察不详细而忽略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实施恰当救护,确保新生儿转送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陈运彬,黄水清,吴婕翎,等.区域性危重新生儿的转运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7):439-440.
[2] 方秀莲.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66-67.
[3] 麦嘉明,张小庄,陈运彬.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研究和实施[J].新生儿科杂志,2000,15(6):273-276.
[4] 王晓东,周晓光.新生儿转运中的救护措施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1):672-674.
[5] 毕军英,封志纯,马晓军.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模式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2):759-760.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