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专项饮食护理干预改善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指标现况。方法 选择近期接受维持性血透老年患者54例进行专项饮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调查患者饮食习惯及各种营养成分的每日摄入量,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制定相应食谱等。干预前后检测各类营养状态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淋巴细胞总数(TLC)。结果 专项饮食护理干预结束后,54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的BMI、AC、AMC、TSF、ALB、TCH、TG和TLC等营养状态指标测试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或P<0.05)。结论 专项饮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改善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各项营养状态指标。
【关键词】 维持性血透 老年 饮食护理 营养 评估
我们对54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了专项饮食护理干预,干预前后检测和比较各类营养状态指标,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老年患者,纳入标准:①终末期肾衰患者,且年龄≥60岁;②有血透适应证,且在接受维持性治疗;③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有精神、神经障碍,不能准确表达意志、不合作者。本文共入选54例接受维持性血透患者,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5.70±7.32岁。
1.2 方法
1.2.1 透析及专项饮食护理干预方法
(1)透析方法:入选患者透析10~15h/周,使用聚砜膜透析器和碳酸氢盐透析,容量调控血透机。
(2)专项饮食护理干预方法:①进行专项饮食护理干预前应调查患者饮食习惯及各种营养成分每日摄入量,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制定食谱。②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每天摄入蛋白质要>1g/kg,并以牛奶、鸡蛋、瘦肉等动物蛋白为主。③增加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食品,每天热量摄入不低于2000~3000千卡,适量增加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用植物油。④合理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B和C,多食新鲜蔬菜、水果。⑤控制电解质摄入量,饮食中应减少含钠、磷、钾、氯较多食物的摄入量,食盐腌制品、动物内脏、蛋黄和带鱼等。专项饮食护理干预持续30天。
1.2.2 各类营养状态评估指标选择
各类营养状态评估指标包括:①体质量指数;②上臂围(AC);③上臂肌围(AMC);④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⑤血清白蛋白(ALB);⑥总胆固醇(TCH);⑦甘油三酯(TG);⑧淋巴细胞总数(TLC)。各类营养状态评估指标检测时间均在饮食护理干预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观察和统计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前后营养状态指标比较见表1。表1 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前后营养状态指标比较(略)
3.讨论
营养不良是老年终末期肾衰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后常见临床表现,其发生率大约在41.3%~59.7%,不仅影响后者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增加各类严重合并症及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液净化科室医护人员如何预防和控制MHD患者营养不良,对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都有很大帮助。MH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原因主要有,患者存在厌食、消化能力减退,食物供给量或质不足,营养知识掌握程度、烹调能力以及情绪抑郁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饮食障碍、代谢性酸中毒都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可能原因,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干预方法较为重要。我们选择了54例老年MHD患者为观察对象,专项护理干预包括调查患者饮食习惯及各种营养成分每日摄入量,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制定相应食谱、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增加高热量和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合理补充维生素和控制电解质摄入量等内容,并采用BMI、AC、AMC、TSF、ALB、TCH、TG和TLC等为营养状态观察指标,专项饮食护理干预结束后,老年MHD患者上述各类指标测试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这与另一些作者同类研究[1~3]结论一致。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MHD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营养不良问题也日趋突出,MHD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目前至少有4/5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该方法维持生命。而专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