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骨科论文 >> 正文  

血管化多束组神经移植修复马尾神经损伤

细胞因长时间缺乏营养而变性坏死,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就会替代雪旺细胞,留下瘢痕化的神经内膜管和纤维化的神经,阻碍再生轴突的通过。在马尾神经的营养来源中,脑脊液来源占(60.8±7.3)%(50.5%~70.0%),血液循环来源占(39.2±7.3)%(30.0%~49.5%)[4]。1~2周内周围毛细血管长入预制血管化的腓总神经于2周时完成了血运的重建,毛细血管再生的质量完好,数量也较多,使不带血供的移植神经较快地血管化[2]。这种再血管化为马尾神经的再生提供了良好的局部微环境,有利于细胞、细胞外基质、弥散因子经新生毛细血管网充分渗透入腓总神经束间和束内,在局部形成部分血管化,避免了因神经移植过于粗大、组织液渗透及血管支配困难而形成的中心性坏死。因此移植神经纤维的质量与马尾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关系。

  腓总神经在下肢2支主要主干神经中呈相对次要的地位,切取后一般无大影响,且在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原本也无作用。马尾神经在L1或L2平面损伤离断后,由于椎管内血供障碍,以及缺乏外膜难以直接修复,提供一预制血管化多束组大段神经移植,可修复多束马尾神经,提供神经再生的良好的局部微环境,提供神经外膜雪旺细胞。雪旺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外基质、多种高浓度的神经营养因子等,提供良好的局部环境,调节和促进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5]。

  再生动力神经的神经纤维数量不足,可能是目前马尾神经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马尾神经后根神经的纤维数量,平均每一神经根为311 682条,前根纤维为94 983条,后前根比例为3.2 ∶1,肋间神经纤维计数约在1~3.5万,其中运动神经所占较少,因此用肋间神经移位修复马尾或腰骶神经根以恢复下肢运动功能,从解剖基础看是不合理的[6]。多束组的移植更大程度上重建了马尾神经的完整性。周围神经再生速度,每日约1~2 mm。如果神经断裂时间过长,肌肉神经结合的运动终板已经退化萎缩,会影响膝关节以下的功能恢复,马尾神经断裂后修复的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以便获得膝关节以上大腿肌肉功能的恢复。利用血管化腓总神经多束组移植修复马尾神经损伤,再血管化的程度和良好血供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采用血管化的腓肠和腓总神经与马尾神经吻合术,可以重建截瘫患者的部分感觉和大小便功能及少量的运动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重建患者马尾神经部分感觉运动功能的方法。马尾神经属于外周神经,只是由于其所处位置导致难以修复,在理论上周围神经的恢复再生是完全可行的。目前,对此类手术效果主要是临床观察,许多机制尚未解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MACKINNON S E, DOOLABH V B, NOVAK C B, et al. Clinical outcome following nerve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1,107(7):14191429.

  [2] 赵德伟,杜国君,张晓明,等.血管束植入移植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3):172174.

  [3] CAVADAS P C, VERASEMPERE F J. Prefabrication of a vascularized nerve graft by vessel implantation: preliminary report of an experimental model[J]. Microsurg, 1994,15(12):877881.

  [4] 李长青,周跃,梅芳瑞.马尾神经营养来源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4):250.

  [5] NAMIKI J, KOJIMA A, TATOR C H. Effect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neurotrophin3 on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adult rats[J]. Neurotrauma, 2000,17(12):12191231.

  [6]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637640.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膈肌原发性血管瘤合并反复胸腔出血一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血管铸型观察bFGF对大鼠颌面部移植脂肪
    我国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颊面部皮肤缺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