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褪黑素(Mel)受体亚型在人椎旁肌组织的分布。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Mel受体亚型在人椎旁肌组织的分布。结果 在人椎旁肌组织中均存在Mel受体mt1和MT2亚型的表达,阳性颗粒分布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主要分布于细胞浆。结论 人椎旁肌组织存在Mel受体,Mel缺乏可能引起Mel受体介导的椎旁肌的生物效用发生紊乱而影响其对称性生长,从而发生脊柱侧弯。
【关键词】 受体,褪黑激素;胸椎;肌;人
褪黑素(Mel)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近年的研究显示,Mel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1]。Mel的作用由Mel受体(MR)介导,在人类存在mt1和MT2两种亚型[2]。特发性脊柱侧弯(IS)是临床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其确切病因不清。MACHIDA等[3]提出的褪黑素学说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同时椎旁肌在IS中的作用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4,5]。本研究观察椎旁肌组织中MR的表达,探讨其在IS发病中的可能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其来源
取8例正常胸椎旁肌组织,其中5例来自椎管内肿瘤手术病人,3例来自胸椎骨折手术病人。病人年龄16~20岁,平均(18±2)岁。椎旁肌组织取出后立即用40 g/L多聚甲醛固定,乙醇脱水,石蜡包埋,置4 ℃冰箱中贮存。鼠抗人mt1和MT2受体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SP试剂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
1.2 mt1和MT2的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一抗为鼠抗人mt1和MT2受体单克隆抗体,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并参阅文献[6]操作,以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以下丘脑组织作为阳性对照。 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 结果
mt1和MT2阳性反应颗粒呈棕褐色或棕黄色,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主要位于胞浆)。8例正常人胸椎椎旁肌组织均有mt1和MT2的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100%。这些阳性颗粒散在分布于椎旁肌细胞浆。左、右及浅、深层椎旁肌mt1和MT2阳性颗粒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许多学者为了探讨骨骼肌与IS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在IS中椎旁肌有多种异常,包括肌束[4]和肌纤维形态[5]等,这些异常可导致椎旁肌生长的不平衡,可能是IS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出现这些异常的确切机制不清楚,应该从分子水平进行探讨。
MACHIDA等[3]提出IS发病机制的“褪黑素学说”,认为褪黑素的合成对本体觉和椎旁肌的对称性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提出褪黑素的合成缺陷可能与IS病因学有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提示,Mel对脊柱的对称性生长有作用[3,7~9],但具体机制不甚清楚。Mel是通过其受体而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如果能够证明人椎旁肌组织存在Mel受体,则说明Mel可能通过其位于椎旁肌组织的受体对人椎旁肌的对称性生长起调节作用。目前未见该方面的研究报道。
现有资料表明,MR分布相当广泛,不仅存在于神经系统,也广泛存在于外周组织系统,对机体许多组织器官功能的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R在肌肉骨骼系统的研究报道极少。2001年,石勇铨等[10]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对人肌肉组织褪黑素受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人肌肉组织存在Mel特异结合位点,该结合位点具有高亲和力、低结合容量的特点;动力学分析显示,其具有可饱和及可逆性结合的特征;特异性分析表明,其对MR激动剂有高度特异性,符合特异结合的基本条件,提示人肌肉组织存在MR。本实验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证实人椎旁肌组织有MR的存在,其阳性颗粒分布在肌细胞浆和细胞核,提示Mel可能在椎旁肌的生理功能中有一定作用。推测Mel通过肌肉组织中的MR介导,调节并维持椎旁肌的生理性对称性生长,从而维持脊柱的直立生长和发育。Mel的合成或代谢障碍引起的Mel缺乏,通过肌肉组织中MR介导的正常生物效用被打破,从而引起椎旁肌的不对称生长发育,最终导致脊柱发生侧弯。本实验从分子水平丰富了MACHIDA等[3]的褪黑素学说,为IS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BRZEZINSKI A. Melatonin in humans[J]. New Engl J Med, 1997,16(3):186195.
[2]DUBOCOVICH M L, CARDINALI D P, GUARDIOLA L B, et al. Melatonin rece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