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检验。
2 结果
2.1 术前风险评估
ASAⅠ级8例,ASAⅡ级56例,ASAⅢ级16例。64例患者合并1个或1个以上其他基础病,包括:39例高血压、17例心脏方面疾病、9例肺部方面疾病、6例糖尿病、6例尿路结石、4例胆道结石、4例骨关节炎、4例肿瘤、4例脑梗死恢复期、3例帕金森病、1例美尼尔综合征、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
2.2 围术期情况
估计失血量50~1 060(平均238.1) ml。3例患者平均输入567 ml全血,8例患者输入1或2 U红细胞悬液,输入3和4 U的各1例,其余丢失量均用晶体液补充。术中和术后出现低血压状况各1例,经输血和补液后恢复。手术时间30~390(平均112.3) min,住院天数11~35(平均18.4) d。
2.3 临床随访效果
随访37~108(平均67.6)个月,优良率为68.8%,其中优45例(56.3%),良10例(12.5%),可20例(25%),差5例(6.3%)。64例(80%)患者对初次手术满意。不同ASA分级患者的优良率(χ2=1.496,P=0.266)及满意率(χ2=0.145,P=0.757)没有明显不同。把不同减压节段数目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随访时间各组无显著差异(χ2=1.696,P=0.428),但3节以上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比单节或双节的长(χ2=7.972,P=0.019),且其临床效果差(优良率:χ2=10.314,P=0.006;满意率:χ2=9.669,P=0.008),单节与双节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见表1。表1 手术节数与疗效及其他手术因素的关系(略)
2.4 并发症情况
没有发生住院期间或出院后1年内死亡病例。32例(40%)患者发生过至少一种围术期并发症。5例(6.3%)主要并发症经再次手术后好转,其中3例减压失败(指初次手术后患者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2例螺钉位置不良。27例(33.8%)次要并发症,经对症及内科联合处理后恢复,对腰椎术后康复无明显影响,其中1例硬脊膜撕裂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未发生感染,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次要并发症包括:尿潴留2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7例、休克早期2例、伤口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压力性溃疡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急性肠炎1例、硬脊膜撕裂1例及意识错乱1例。不同ASA分级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χ2=0.551,P=0.934)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DLSS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手术治疗的病例也会越来越多〔3〕。老年DLSS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病,心脑血管和肺部方面疾病最常见,糖尿病也不少见。本组80例患者中,前两位的基础病是高血压及心脏方面疾病,与文献报告一致〔1,4〕。
Katz等〔5,6〕先后报道了有严重基础病和功能残缺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长期手术效果差,满意率也低。Li等〔7〕分析全美1993至2002年间住院的471 215例非融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发现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随年龄和基础病增加而增加,其中有3个以上基础病的85岁以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8.9%和1.4%,没有基础病的85岁以上患者分别为14.7%和0.22%,没有基础病的18~44岁患者分别却只有6%和0.05%。Deyo等〔8〕报告75岁以上的老龄患者腰椎手术的并发症可高达18%。而Charles等〔9〕总结了近年来6篇文献发现,只要病例选择恰当,手术治疗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是安全而有效的。Kim等〔10〕调查1 015例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年以上的生存率达87.8%。本组未发现围术期死亡或瘫痪病例,主要并发症为6.3%,比Cassinelli等〔4〕报告的3%高,可能与减压失败率发生较高有关;次要并发症为33.8%,与Cassinelli等报告的30.7%(固定组)和31.9%(非固定组)相当,主要为尿潴留和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与麻醉有关。本组病例也反映,患者术前风险评估级别越高,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或残余症状恶化率有增加趋势,且长期疗效相对差,虽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可能与ASAⅠ、Ⅲ级的病例数不多及没有高龄患者(≥80岁)有关。因此,对于高龄的、术前有基础病的患者,手术指征要严格把握,慎重衡量手术利弊,即使是利用创伤相对较少的“开窗技术”,仍要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以减少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生。
关于减压节段数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文献也有类似报道,需长节段减压的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