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骨科论文 >> 正文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及步态分析系统测试

在老年骨折手术中造成的危险,手术的风险性小且固定稳定,使老年骨折病人更易于接受。

  3.2 应用步态分析系统测试

  目前,对于骨关节疾病、骨折的诊断、治疗及其康复过程缺乏客观的依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尤其对于骨折应用外固定治疗后的患者,临床医师很难能准确的确定骨折愈合情况、功能锻炼方式的合理性及撤除固定的最佳时间。以往只能通过放射线检查或凭借医师的临床经验来判断,由于医师的技术水平层次不一,不恰当的治疗不但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甚至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我院自行研制的“步态分析仪”是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的负重步态无损测试研究的仪器。①本仪器是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的负重步态无损测试仪器。通过此仪器能够测试出患者的最大负重、最小负重、时间积分、占空比率、负重频率、力峰值个数、负重总和等参数,并能给出带负重曲线图的测试报告单,能够测试出患者的患侧前足/后足负重与健侧及与正常人是否存在差别,并且随着病情的好转,步态是否随之接近正常人。②本仪器通过传感器测试患侧外固定支架针体间的受力值,来判断外固定支架的功能替代情况,确定骨折端的受力情况,从而分析出骨折的愈合情况。应用外固定治疗的骨折患者初期,由于新生骨组织与外固定针体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针体的弹性模量远大于新生骨组织的弹性模量,因而断面愈合初期主要承受载荷的是钢针。随着新生骨组织的加强,骨针承载将逐渐减小,载荷将越来越多地被新生骨组织承载。当重建的骨组织接近正常生理状态时,载荷将主要由修复后的骨组织承担。此时,外固定支架的作用是不再必要的。本仪器通过传感器测试患侧外固定支架针体间的受力值,来判断外固定支架的功能替代情况,确定骨折端的受力情况,从而分析出骨折的愈合情况。③通过测试可以提供给临床医师一组客观数据,来解决诊断、治疗以及功能锻炼过程中的量化问题。通过应用我院自行研制的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测试,能实时测定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及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获得比较准确、丰富的步态信息,从而正确指导患者的功能锻炼及准确地掌握撤除固定的时间,使康复治疗个体化、量化,保证医疗质量。然而点阵传感制作比较困难,还需用进一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孟和.中国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15860.

  2 孟和,顾志华,顾研伯,等.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针位与固定稳定性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骨伤,2000;13(1):56.

  3 邵擎东,江伦发,王以进.非金属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5(1):810.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谈中老年人美容整形的心理特征及手术
    股骨远端疲劳骨折误诊教训
    从老年人生活方式谈社区卫生服务对策
    应用SPECT观察激素对股骨头血流动力学
    老年人肺癌化疗毒副作用防治的研究进展
    培哚普利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皮质的肥厚反应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WMS在不同年龄老年群体中的应用分析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动态变化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及
    老年人小脑出血35例临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