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骨科论文 >> 正文  

颈椎结核合并四肢瘫的外科治疗

例患者确诊为结核后即开始化疗,但仍在3~14 d内出现不同程度四肢瘫症状,分析考虑严重颈椎结核病灶中血运极差,抗结核药物较短时间无法在局部达到有效浓度,脓肿、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物、死骨难以在短时间内吸收,颈髓局部的压迫因素继续存在,对于已经出现损伤的颈髓不能减压,等到抗结核至少2周有可能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导致不可逆的脊髓损伤[5]。本组患者术前已出现不同程度四肢瘫症状,术前抗结核治疗3~5 d,术前复查血沉15例已降到40 mm/h以下, 6例血沉无明显变化,仍高于50mm/h。术后未发生1例结核扩散。可能与麻醉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较小、对患者生活方式和质量影响小、术后大剂量联合化疗有关。

  3.3 颈椎结核合并四肢瘫的围手术期管理及手术意义

  17例既往曾有肺结核病史,其中16例有肺结核复发,但都处于慢性迁延期,发病前的肺功能均无明显障碍,发病至就诊及手术时间较短,对颈椎前路手术的耐受能力可。本组手术平均时间为90 min,平均失血量60 mL,大多数患者能承受手术本身的创伤。

  本组有3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后呼吸抑制,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3~5 d后才脱机; 2例死亡病例, 1例年龄68岁,术后4个月死于突发肺部感染; 1例52岁,术后1年死于突发脑血管意外。考虑结核扩散的风险,术前应大剂量、多联抗结核治疗,本组术前均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方案开始大剂量化疗,配合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时间应≥72 h。术后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应>1年。术后强化阶段的化疗至关重要,由于口服抗结核药物受消化和吸收的影响,术后应使用静脉抗结核药物,我们采用静脉注射链霉素和利福霉素2周辅助口服抗结核药物, 2周后停用静脉抗结核药,术后及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结核扩散。Hasse[6]报道术中在彻底病灶清除基础上,力争完成植骨融合和稳固内固定,以恢复颈椎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性,能促进病灶愈合,从而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对预防各类并发症及对结核的治疗有着巨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Turgut M. Spinal tuberculosis (Pott′s disease): its clinical presentation, surgical management, and outcome. Asurvey study on 694 patients[J]. Neurosurg Rev, 2001,24(1): 8.

  2 王健,瞿东滨,梁芳果,等.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 2006,9(1):2426.

  3 滕红林,王美豪. 一期外科治疗颈椎结核的疗效评价[J].临床骨科杂志,2007,10(1):1921.

  4 王文军,曹盛俊,刘利乐,等.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重建治疗胸腰椎结核[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4, 14(12):732734.

  5 李承球.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颈腰痛杂志, 1999,20(3):161163.

  6 Hassen MG .Anterior plating for lower cervical spine tuberculosis[J]. Int Orthop,2003,27(2):7377.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辨证治疗颈椎病392例
    BacT ALERT 3D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系
    5种狼毒大戟提取物对结核杆菌抗菌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医源性感染及其消毒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
    粟粒性肺结核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福建省1998年肺结核病例发现与化疗管理
    住院肺结核病人耐药状况与疗效分析
    经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陈旧性下颈椎损伤并颈椎不稳21例
    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
    结核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类基因
    肺结核与肺癌并存43例临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