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形成高达30%~40%。Harrington 1969年首次在临床使用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加横突旁植骨,经多年随访证实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1988年Bagby和Kuslish 报告松质骨植入BAKCage内用于椎间融合后,该术式充分考虑腰椎的生物力学特点,有助于椎体间的融合,提高局部稳定性,迅速在临床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术后的临床疗效。
2.2 GSS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优点
GSS是近年来研制的后路通用型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之一,其后路术式相对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术式的技术要求较低,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6] ,基层医院易开展。GSS螺钉螺纹为自上而下外径一致的圆柱形,螺纹深度自钉尖至颈部逐渐变浅,在钉尖部最深,与相同直径的圆柱形及椎形螺钉相比(如steffee、SF、AF),GSS螺钉前部的螺纹更深,这种结构使GSS螺钉具有更强的锚固作用。李书钢等[7]研究结果证明,GSS螺钉具有很好的椎弓根锚固作用及翻修作用,比目前较先进的椎弓根钉具有更强的抗拔出力,其复位器的螺纹调节在钉尾部产生向上下撑开的力,使椎体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纤维环等组织同时得到伸展和牵张、使椎体前、后缘高度同时恢复,复位满意后,拧紧GSS锁定装置,即可维持复位。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还可提高椎体融合率,减少假关节形成;同时该系统设计精简,组合及安装容易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量,此外,GSS为钛合金制成,无磁性,不影响手术后做CT及MR检查。
2.3 手术注意事项
(1)减压应充分,彻底显露脊膜及双侧神经根;(2)先减压、后复位,对滑脱需复位的节段须行上下小关节突以及以小关节突为核心继发的一切病变组织切除,避免其阻碍滑脱椎的复位;(3)为便于安放连接棒,同侧螺钉植入后应在一条直线上,尤其是植入多对螺钉时;(4)复位过程中应先撑开后复位的方法,同时避免过度撑开或复位,术中应有床边“C”臂机监视;(5)植骨应做到有效(植骨床面积大,植骨质量高)、有量(有足够的植骨量),以利早期融合,降低不融合率。
综上所述,后路减压GSS内固定、Vigor spacer椎间融合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手术减压复位简单、固定好、椎体间的融合率高、基层医院易开展和临床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侯树勋,史亚民,吴闻文.腰椎滑脱手术治疗适应证和术式选择[J].中华骨科杂志, 1998,18(12):707710.
[2] 徐慰凯,陈芒,周敏,等.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J]. 临床骨科杂志, 2008,11(3):263264.
[3] 王邦军, 吴维才, 卢朝黎,等. 后路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J].临床骨科杂志,2006, 9(5):412414.
[4] Gill G G, Manning J G, White H L. Surgical treatment of spondy lo listhesis without spine fusion[J]. J Bone Joint Surg ,1995,37:493.
[5] 陈焕诗,金伟,许峰,等.椎间植骨融合加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 26(4):606607.
[6]杨晓明,李明. 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新进展[J]. 颈腰痛杂志,2008,28(4):368371.
[7] 李书纲,邱贵兴,翁习生,等.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椎弓要螺钉翻修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 2002,22(11):648.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