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手术时间的间期越短,死亡风险率越低[3~4]。本组平均等待手术时间为8d,因此术前进行重要脏器功能调整是必要的。老年患者应激与免疫反应降低,营养状况偏差,多伴有慢性疾病,常规的内科治疗可能卧床时间延长,引发心血管、呼吸、泌尿系统和皮肤等并发症。为缩短卧床时间、保证麻醉与手术安全,必须多学科协同,对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高效能的针对性的内科强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需引起关注:有高血压者应将收缩压降低原血压水平的20%,舒张压降至95mmHg以下;心电图明确提示心肌缺血性改变者,应常规使用硝酸甘油类药物;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起保护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病者根据痰培养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积极改善通气及肺功能不全;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经缜密的围手术期处理,本组76例均安全渡过手术关,无1例死亡。
3.3 人工髋关节假体的选择 老年患者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医生熟练操作、快速完成。手术原则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要求术者有娴熟的技术及术中严密的麻醉管理。对年龄75 岁以下手术耐受力好,有骨关节炎髋臼磨损,或者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头、臼破坏影响功能者选择全髋置换;对于高龄及手术风险大于Ⅲ级者,预期生存时间5~10年,选择半髋置换则安全、可靠。我们在半髋置换中均采用骨水泥固定技术,全髋置换则根据骨的机械强度来决定应用混合式或全生物固定方式。经随访优良率91.1%,近期疗效满意。1例出现疼痛考虑与假体头的选择不当有关。Sharif等[5]提出正确的头臼匹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术中选择假体头直径时,若患者股骨头直径在假体头直径两个型号之间,选择原则应宁小勿大。全髋置换术后10个月发生人工股骨头脱位2 例,患者尚可跛行,但疼痛重,肢体明显短缩,X线片人工股骨头已包容于原臼上方形成的假臼内,经翻修术后随访1年恢复良好。分析脱位原因系髋臼前倾角过小,髋外展肌张力不足,患者不适当活动所致,其中有一些医源性因素,需注意避免。
3.4 并发症预防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许多伴发疾病可能出现不稳定表现[6]。肺部感染是最易出现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控制,尤其是在原有肺部疾患的基础上。因此应以预防为主,使用抗生素、雾化吸入、经常翻身、拍背、尽早鼓励指导深呼吸及咯痰等措施,可预防肺部感染。精神障碍多发生在术后2~5d,可能与高龄、术前已经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症和电解质紊乱有关。Galanakis等[7]报道,术后急性精神紊乱发生率可达14.7%,一旦出现精神异常表现应尽早排除脑血栓等疾病,及时处理。糖尿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术后血糖控制应与术前相同,同时常规进行4次或7次血糖测定,警惕低血糖反应的发生。鼓励第1天开始进食,对进食不好或营养状况不佳者,可输含糖液体甚至高营养液,按比例加入胰岛素。本组2例患者带胰岛素泵术后第2天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反应迟钝等低血糖反应,应予借鉴。
【参考文献】
[1]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50.
[2]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5.
[3]Dorotka R,Schoechtner H,Buchinger W.The influence of immediat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on mort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Operation within six hours of the fracture versus later than six hours[J].J Bone Joint Surg(Br),2003,85(8)∶1107.
[4]Casaletto JA,Gatt R.Post-operative mortality related to waiting time for hip fracture surgery[J].Injury,2004,35(2)∶114.
[5]Sharif KM,Parker MJ.Austin Moore hemiarthroplasty:technical aspects and their effects on outcome,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of the neck of femur[J].Injury,2002,33(5)∶419.
[6]晁爱军,胡佩群,马健,等.老年人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伴发症分析[J].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