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的抗生素,每标准包装内少于2 g时不会对骨水泥的机械性能造成很坏的影响,然而当加到2 g以上时则明显破坏骨水泥的机械性能〔14,15〕,这被向PMMA中加入0.5 g红霉素和0.24 g多黏菌素时没有破坏骨水泥的疲劳寿命所证实〔16〕。抗生素添加剂的研究也得到不同的结论。一项研究在骨水泥中加入庆大霉素、苯唑青霉素粉或头孢菌素,结果在短期内发现与没有粉状抗生素的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17〕,另一项研究则发现骨水泥中注入庆大霉素注溶液与没有注入庆大霉素注溶液的骨水泥相比出现机械性能的显著差异〔15〕。尽管研究结果并不说明加入抗生素不超过2 g对骨水泥的机械性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还是认为每60 g PMMA中加入2 g抗生素较为合适〔18〕。另外部分临床医生在椎体成形术前即开始应用静脉滴注抗菌素,从而避免骨水泥的性质由于添加抗生素而发生改变 〔19〕。
4 缓解疼痛
神经组织周围的热损伤被认为是椎体成形术镇痛效果的一种机制。当温度超过50℃持续1 min以上时骨组织周围出现热损伤。Deramond〔20〕等人测量经双侧椎弓根注入骨水泥后尸体脊柱前侧皮质、中心及椎管内的温度后得出:在椎体中心部分注入PMMA后可以出现超过50℃的高温且持续时间较长,(61.8±12.7)℃,(3.6±2.1)min;而前方皮质及椎管内的温度没有超过41℃。作者提出假设:如果按照这样的实验结果,似乎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的缓解不是来自骨组织间神经组织的破坏。
5 骨黏合
PMMA骨水泥不能与存在的骨组织黏合〔21〕,但是这个缺点不如在关节成形术中那么显著。因为骨水泥直接注射到骨组织中,不同于关节成形术被用做黏合剂,骨水泥松动不会造成任何可被察觉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术后平均1.3年的随访,椎体在抗压及成角方面均保持稳定〔22〕。20个椎体中只有1例骨水泥压缩变形,其他19例没有出现骨水泥的变形〔22〕。另一项术后4年随访表明椎体成形术后椎体畸形没有进展〔23〕。然而,如果骨水泥松动到影响椎体结构的完整性时,骨水泥周围的椎体将再次出现骨折〔24〕。
6 骨形成及其他新的进展
研究表明尽管PMMA骨水泥不能诱导新骨形成〔22〕,但一些新的骨水泥不仅能促进骨生长而且可以改进其物理和机械性能,这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很有益处。一种新近开发的骨水泥包括生物活性珠及新奇的PMMA矩阵结构,可使新骨在活性珠周围生成并且增加了弯曲力量〔25〕。另一种向异丁烯酸酯中加入玻璃陶瓷粉及双酚甘油制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丙烯酸骨水泥,可以在4~8 w后直接与骨组织黏合在一起,且具有更快的硬化时间,较低的治疗温度及更好的物理性质〔26〕。在一项研究中,调查者检测了向新鲜尸体胸椎及腰椎体内注射BoneSouce(一种有生物活性的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和Cranioplastic(一种PMMA的衍生物),然后机械压缩〔27〕。注射Cranioplastic的椎体表现出比压缩骨折前明显增大的强度,而注射BoneSouce的椎体则重获了最初的强度〔27〕。相似的PMMA与BoneSouce对比表明两种骨水泥与压缩前相比硬度下降〔28〕。PMMA与Orthocomp恢复椎体强度及硬度的能力也得到对比研究〔29〕。在力学及硬度测量完成后,用机械压缩的方法造成骨质疏松性尸体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然后注入骨水泥或Orthocomp并且重新测定,结果显示两者都明显增加了椎体的强度。椎体硬度应用Orthocomp组恢复如初,用PMMA组则明显降低〔29〕。相似的研究比较了PMMA骨水泥与透钙磷酸盐骨水泥的硬度及强度〔30〕,硬度增加了平均174%和120%,强度增加了195%和113%。实验还表明骨水泥的扩大效应部分来自于充填情况,尽管相关性很差〔30〕。其他实验如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水泥的实验正在进行,BMP属于转化生长因子(TGFβ)家族的蛋白质,在骨基质中可以发现〔31〕。尽管对于PVP来说还没有特殊的发现,但是应用注入BMP的骨水泥植入骨的研究已经显示有新骨形成并且有着剂量依赖关系〔32,33〕。
【参考文献】
1 Martin JB,Jean B,Sugiu K,et al.Vertebroplasty:clinical experience and followup results〔J〕.Bone,1999;25(2 Suppl):11S15S.
2 Harper EJ,Bonfield W.Tensile characteristics of ten commercial acrylic bone cements〔J〕.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