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髋部骨折;并发症;病死率 ;高龄老人
非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病死率可达 10%~20%。全髋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和内固定手术是这些髋部骨折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对我院2006~2008年167例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7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男77例,女90例,年龄70~94岁,平均79.6岁。70~79岁组80例,80~89岁组54例,90~99岁组33例。陈旧性骨折7例,新鲜骨折160例。急诊手术78例,择期手术89例。手术方法:全髋置换1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90例,PFN内固定60例。术前存在并存疾病145例,有一种并存疾病者43例(30.3%),有两种并存疾病40例(28.6%),有3种或3种以上并存疾病者62例(41.1%)。
1.2 资料收集方法 复习所有167例病人的原始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价,分析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并向所有出院病人发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术后患者的健康状况等。
1.3 老年患者术前全身健康状况及分类方法 根据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包括: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并存症情况)将老年患者分为“高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及“相对安全组”。“高度危险组”存在3种或3种以上并存症,伴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慢性功能不全,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卧床不起超过3 w;“中度危险组”有1~2种并存症,伴1个器官慢性功能不全或2种器官并存症,均处于缓解期或功能代偿期,生活能自理;“相对安全组”无并存症或有一种并存症,无器官功能不全,生活活动能力基本正常。
1.4 结果 8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2.17%,37例患者术后并发心脏事件,35例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患者并发术后谵妄,7例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5例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术后死亡5例,病死率为2.99%。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死于心脏事件2例,肺栓塞1例;随访死亡患者2例,1例死于心脏事件,1例死于肺部感染。相对安全组30例(36.6%),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中度危险组30例(54.5%)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高度危险组27例(84.4%)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70~79岁组出现术后并发症27例(33.6%),80~89岁组术后出现并发症28例(50.6%),90~99岁组术后并发症24例(74.4%)。相对安全组无死亡,中度危险组死亡1例,高度危险组死亡4例。70~79岁组死亡0例,80~89岁组死亡2例,90~99岁组死亡3例。
2 讨 论
本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具有以下特点:①病情变化速度快,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力相对较低,易感染及营养不良;②多数老年患者骨密度降低,呈现骨质疏松,成为骨折容易发生的原 因;③ 创伤暴力小,大部分诱因为跌倒所致;④术前健康状况与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关系密切,心脏事件、下肢深静脉血栓、谵妄、肺部感染、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肺栓塞、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常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脏事件是老年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引起手术患者术后死亡主要原因。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围术期各种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1〕。其原因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①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的冠状动脉循环最大储备量降低 ;②手术后患者内环境紊乱,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③术中体温降低可能产生血容量充足的假象;④由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不典型,尤其手术后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多为无痛性,心悸、烦躁和不明原因的不适感常被误为手术后躯体不适而不引起重视,增加病死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是老年人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肺栓塞是引起手术患者术后死亡重要原因。老年人易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心梗合并心房纤颤、外伤手术及下肢创伤、长期卧床、高血压、冠心病、术中扩髓。肺栓塞的血栓栓子大多数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形成的血栓,术前应常规观察肢体是否有静脉血栓形成〔2〕。本资料中35例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患者术后11 d死于肺栓塞。术前有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谵妄是一种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是老年人术后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3〕。术后谵妄常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一般常见因素有身体状况差、创伤、营养缺乏、焦虑等。促发因素包括:抗胆碱能药物、脑供氧减少、心血管疾病、体外循环、感染、代谢障碍、酒精和弱安定药戒除感觉丧失或刺激过强障碍。术前尽可能地调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