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骨科论文 >> 正文  

关节镜下Intrafix Rigidfix系统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

2 Rigidfix瞄准器的安放

  1.2.5 胫骨端Intrafix挤压螺钉固定 反复屈伸膝关节20次,整理胫骨隧道外口的四束肌腱,防止在隧道内交错,四束肌腱10点与8点及2点与4点牵引线在距离胫骨隧道外口10 cm处打结,安装Intrafix张力器(25 N),在屈膝20°~30°后抽屉位,十字扩孔器沿隧道方向击入扩孔(深度30 mm),同样张力下顶入带倒齿可扩张不吸收内套,旋入30 mm不吸收界面螺钉(图3)。

  1.2.6 术后处理 关节镜下对重建的ACL进行观察(图4),活动膝关节,观察是否存在有撞击现象。彻底冲洗膝关节腔,关节内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伤口,患肢加压包扎,支具固定于伸直位。

  1.3 术后康复

  术后支具伸直位固定2周,进行股四头肌肌肉训练及髌骨内推训练。术后3周起进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6周活动度超过90°。术后佩带可调支具12周,期间以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训练为主。术后3个月后可以慢跑,术后6个月可逐渐参加体育活动。如果合并有内侧副韧带损伤则术后3周支具固定于伸直位,然后进行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1.4 结果

  镜下手术平均时间为55 min(40~65 min),术后引流量平均60 ml。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术后Lachman试验:16例≤1度,2例2度。轴移试验(-)。患者对膝关节稳定性满意,运动能力基本恢复。术前的平均Lysholm评分为(55.0±5.7)分,术后平均Lysholm评分为(90.0±5.2)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 讨 论

  在膝关节的各组韧带中,ACL损伤的发生率最高。ACL损伤会造成明显的膝关节不稳定,使日常生活和运动受损,并且会引起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进一步损伤,造成膝关节早期退变。关节镜下ACL重建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常规手术。

  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ACL被称为黄金标准,但其术后并发症以及使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术所获得的相同疗效使人们趋向更多使用肌腱移植物。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具有抗拉断强度高和刚度大特点。直径8 mm移植物的周径达50 mm2,是10 mm宽髌腱的1.5倍,为移植物的韧带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经证实4股腘绳肌腱是ACL的理想替代物。因此我们在编制移植物时尽量保证8 mm以上的直径,以提高其初始强度,有利于移植物的韧带化。如果所取下的半腱肌股薄肌直径够大,对折后能够接近或超过8 mm,则可以分别切取较粗的20 cm段,对折编制成10 mm的移植物。如果所取半腱肌股薄肌直径较细,对折4股无法达到8 mm,可以将半腱肌3折后与2股股薄肌编制成5股4束以保证移植物的强度(半腱肌3折后长度可达到90 mm)。另外可以适当调整胫骨隧道的角度(45°),适当缩短胫骨隧道的长度而使移植物能够拉出隧道的外口,保证Intrafix系统的可靠固定。胫骨端使用Intrafix系统固定,移植物长度必须超过90 mm。

  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的固定方法主要有隧道内固定和皮质外固定。隧道内固定包括界面螺钉固定和横杆固定。对各种固定方式的研究对比显示,界面钉、横杆和悬吊式固定中横杆固定的牢度最大[3]。Kousa等[4]在猪模型上比较了6种股骨端固定方式,发现横杆固定牢度最佳。横杆固定使股骨端肌腱固定点接近ACL正常解剖止点,理论上解决了悬吊固定所造成的移植肌腱弹性形变及微摆动。Hoher等[5]认为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术中采用横杆固定效果较悬吊式固定效果更好,不易引起移植物延长松弛,同时能够避免股骨隧道的“后壁塌陷”现象。Kousa等[6]也比较了6种胫骨端固定方式,发现名为Intrafix的从多股肌腱中心进行扩张挤压的隧道内固定方式牢固度最佳。使用Intrafix拉力器25 N持续牵引状态下拧入挤压螺钉,可以保证4束移植物张力相同,保证移植物的整体强度。

  采用多束腘绳肌肌腱重建ACL具有理论优势,就是通过多束重建尽可能模仿ACL原有的解剖结构,包括股骨双隧道、胫骨双隧道的双束重建。Zhao等[7]采用4股ST重建浅束、4股GT重建深束,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效果。但目前仍然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ACL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有显著的差异。Loh等[8]在2003年通过生物力学研究证明,10点定位在抗旋转方面好于11点定位。有资料显示,ACL股骨10点定位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在膝关节接近伸直位时均能够对抗前向及旋转载荷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股骨10点定位单束重建ACL方法可有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先天性腓骨及第二趾缺如合并跟距关节融
    不同关节病理程度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肌
    各类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功能康复
    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源性肌肉软弱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人工关节假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恶性淋巴瘤一例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致肺动脉栓塞一例
    挛缩膝关节髌韧带轴向应力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皮质的肥厚反应
    关节镜下自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及有关
    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