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健脾药能降低PTH 浓度,抑制骨吸收;滋肾健脾双补可协同增强上述两方面作用,且增加CT浓度,缓解骨质疏松疼痛。近几年中医“肾主骨”理论和补肾中药延缓衰老,调节机体物质代谢、改善内脏机能的药理作用也得到证实,中药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有效。
2.2 针灸 中医认为肾主骨、藏精,骨的生长、发育、强弱与肾精关系最为密切,若肾精耗损,则骨髓生化无源,以致髓不养骨,骨质丢失。辨证论治[13]:肾虚可累及他脏,尤其是脾脏,主张补肾健脾,取穴除补肾穴位外,加健脾之脾俞、足三里等。若治以补肾益精、温阳壮火,穴选肾俞、脾俞、命门、关元、神阙、足三里、中脘、大椎、大杼等。若补肾气、升命火,则选用肾俞、志室、腰阳关、膈俞、腰眼、太溪、三阴交等穴。辨病治疗: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穴取大杼、大椎、命门、悬钟、膈俞、足三里。刘广霞[14]以督脉为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穴为百会、大椎、至阳、腰阳关、命门,配以关元、气海、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周德祥[15]认为针灸具有调和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功能,能够调整和改善脏腑功能。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能有效地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纠正激素的紊乱状态,平衡钙磷的代谢,从而从根本上改善骨质疏松的程度。在治疗上,强调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要遵循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肾虚是骨质疏松症最根本的因素,应从补肾着手,针对骨质疏松症常见的腰背痛、骨痛等症状选用适当的穴位,标本兼治。
3 蜡疗
周道平[16]报告了蜡疗治疗腰背关节疼痛80例观察结果,主要是利用蜡疗有较强而持久的温热作用原理,加强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营养,加速组织修复,降低组织张力,增加其弹性,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4 结语
在涉及的文献报道中,大体都是谈及治疗骨质疏松症单一的药物治疗方法。我院骨科从2005年开始至今,对住院的骨质疏松症部分病人在常规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和蜡疗,疗效满意。为了进一步证实药物配合针灸、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效果,我们特申报针灸配合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研究这一课题,以便在临床推广应用中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博华,蔡世杰,陈平,等.综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背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2):123,125.
[2] 鲁永梅,董火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新进展及评价[J].菏泽医专学报,2005,3(14):77.
[3] 赵伟业,董碧蓉.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及循证证据[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9(1):80-83.
[4] 赵文国,贺宝玲,张柳,等.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5,19(1):13-14.
[5] 蔡小华,刘志华.骨质疏松的药物研究进展[J].怀化医专学报,2004,1(1):67-70.
[6] Epsteins. Update of Current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t he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J].Clin Ther,2006,28(2):151-173.
[7] Potts JT. Parathyroid Hormone:Past and Present [J]. J Endo crinol,2005,187(3):311-325.
[8] 程栋,龙樊,周海艇,等.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近况[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9(1):86-89.
[9] 谢席胜.中医骨质疏松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05,21(5):20 -21.
[10] 冯世纶.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名刍议[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7(1):91.
[11] 刘献祥,吴明霞,吴炳煌,等.针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国骨伤,2000,13(9):519-521.
[12] 刘献祥,吴炳煌,吴明霞,等.针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1):21-24.
[13] 徐亚莉,金建军,徐登玉,等.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4(23):53-56.
[14] 刘广霞.针灸督脉为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8例临床报道[J].中国针灸,2005,20(9):529.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