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固定方法很多。有角钢板、DCS、逆行交锁髓内钉、髁支持钢板。角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无加压作用,容易使骨折产生分离移位,目前已淘汰。DCS对髁部有加压作用,固定牢靠,但由于它能在矢状面自由活动,安置需要考虑两个平面,有一定条件限制,要求髁部均完整,尤其内髁;对内髁直径<2cm的骨折影响髁螺钉的稳定,不宜用DCS固定[4]。逆行交锁钉亦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但对C2、C3型骨折很难解剖复位下打进主钉,且进钉和取钉均进入关节。1999年由国际内固定协会(AO/OTA)在全球推荐使用的LISS系统,效果良好,但价格太昂贵。股骨髁支持钢板属于解剖钢板,是根据股骨髁解剖特点设计的一种钢板,与接近关节面骨骼外形匹配,术中极少需要塑形,钢板分左右型,由近端杆部和远端支特部构成。远端支特部根据股骨远端解剖形态和生理弧度设计,可紧密贴附于股骨外髁部,远端钉孔为松质骨螺孔。钢板远端支特部呈叶状扩张有多个钉孔,能充分利用股骨髁部固定空间,钉孔的特殊形状及位置可以保证螺钉向各个方向拧入。为多平面立体固定提供操作性。除了达到使矢状面加压固定的目的外,还给螺钉在远端的拧入提供了良好的随机性。多平面立体固定有较好的应力的分布,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可形成不同方向的固定类型,增加髁部固定的牢固和稳定。又能和股骨远端紧密贴合,不易引起膝内外翻,能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因此,可以用于股骨远端骨折多种类型的固定,特别是在C3型骨折中有其他内固定无法代替的优点[5]。
3.3 体会 ①尽早手术。本组所有新鲜骨折3日内手术18例,且优良率较高。其余3例在2~4周内完成手术,术后效果不佳。我们认为,早期完成关节内重建,并尽可能地减少组织的创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为一旦延误手术时机,极易使关节内骨折块迅速愈合而导致永久性畸形,同时晚期复位极为困难。残留的关节面不平整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必然给关节功能恢复带来极大的困难。本组有1例院外治疗失败后转我院,4周后手术,术中见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并畸形愈合,虽经手术复位固定松解及术后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仍恢复差。②恢复骨结构的完整性,避免骨缺损,对于内侧骨皮质大块缺损的病人,如果单纯采用松质骨块植骨缺乏支撑作用,有潜在骨不连、畸形愈合、钢板弯曲断裂的危险。我们采用大块含皮质的髂骨来修复缺损,能较好地恢复骨结构的支撑作用,使骨结构的完整性得以基本恢复,使钢板内固定获得最大的稳定性,对骨折的早期愈合和肢体的功能恢复有利,避免内固定断裂,防止骨不连的发生。③早期功能锻炼及使用CPM。髁部骨折造成膝关节活动受限或粘连的发生率较高,多因创伤致膝关节伸膝装置损伤,术后出血与粘连带形成有关,应常规引流。术后应在尽快的时间内进行被动锻炼,在组织反应高峰期后,即应在CPM上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以减轻膝关节内粘连,促进关节面的修复及磨造,争取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有研究证明[6],CPM训练可明显改善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CPM的运动强度应由小到大,活动次数由少渐多、循序渐进,直到患者膝关节屈伸角度接近正常为止。当患者进行膝关节CPM训练时,能增强其膝关节软骨的营养代谢活动,加速关节软骨及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修复进程,刺激具有双重分化能力的细胞向关节软骨细胞转化,使粘连组织受到牵拉作用,有利于关节运动功能尽快恢复;同时CPM训练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缓肌肉、关节囊和韧带的挛缩,消除关节及周围组织肿胀,促进软骨损伤修复[7],对防止组织粘连、维持和改善关节ROM具有显著作用[8]。本组有1例伴有股四头肌严重损伤虽经术中修补,但严重影响术后功能锻炼,导致后期膝关节粘连。总之,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是较好的内固定方式之一,尤其在C2、C3型骨折处理上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译.骨科内固定[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2-380.
[2] 纪大,邰卫,王志伟,等.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5):338-339.
[3] 李宝昌,王志强,孙义富,等.股骨髁部粉碎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6):361-362.
[4] 卢永春,谢波,刘义玲,等.动力髁钉板治疗股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1):60-61.
[5] 周贤丽.刘宏亮,武继祥,等.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2):740-741.
[6] 吴柏村,祝庆华,魏柏林.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