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性前置胎盘50例临床分析 |
|
1.发病高危因素: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发生,可能与既往宫腔操作增加有关。Burret[1]发现,人工流产后立即受孕者,前置胎盘发生率为4.6%。本组有宫腔操作史32例,占64%。还有学者认为,短期内重复妊娠的妇女,子宫内膜有退行性变和炎症改变,由于底蜕膜发育不全,血液供应不足,也是发生中央性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2],胎盘为获得足够营养,而扩大面积遮盖子宫下段至宫颈内口,因而形成前置胎盘。 Cotton[3]发现,既往有剖宫产史者,发生前置胎盘的危险比正常孕妇高6倍。本组3例有剖宫产史。多胎、胎儿过大使胎盘面积扩大,有副胎盘造成胎盘总面积过大,也是发生前置胎盘的原因。本组有2例双胎,3例巨大儿,2例副胎盘,2例帆状胎盘。 2. 期待疗法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效果:本组50例中,41例采用了期待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了早产儿的发生率和并发症,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有1例从孕19周保守治疗至35周,延长孕龄112 d。因而认为,凡中央性前置胎盘一次出血不超过200 ml者,均可考虑期待疗法延长孕周,子宫颈环扎术也能减少孕期出血,改善围产儿预后[4]。 3.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处理:产前出血者应行积极的期待疗法,至确保胎儿存活的孕周(34~35周),择期行剖宫产。术中可采用肛门放置或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以预防宫缩乏力性出血。胎儿娩出后不要等待胎盘自然剥离,要迅速用手顺胎盘边缘,掌心朝上顺时针方向剥离胎盘,以减少出血。对于胎盘粘连部位的出血,可用肠线“8”字缝扎止血,或用止血纱布压迫5 min,观察不出血,再缝合子宫各层;如果仍出血,子宫收缩乏力,宫腔血窦开放,用宫纱填塞压迫止血,效果较好,可用长4~6 m、宽5~7 cm、浸湿抗生素或凝血药的宫纱,从子宫切口向下放置宫颈外口2~3 cm处,更换卵圆钳,将纱条从子宫外口处起渐序充填至切口处,紧塞子宫下段。另一纱条从宫底部开始来回折叠不要有空隙至切口处,二条纱条打结。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即可缝合子宫切口。缝合子宫切口处注意不要缝到纱布上。术后给以有效抗生素和宫缩剂,严密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术后12~36 h在输液、给予宫缩剂后,阴道取出纱条。大面积胎盘植入者,行全子宫切除术。胎盘植入的处理方法:如果植入面积在1~3 cm以下,不要勉强剥离,以免子宫穿孔。如果不出血胎盘留在宫腔,术后用结晶天花粉宫腔注射,可以排出机化胎盘[5]。此外,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术,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均不失为控制术中出血的好方法。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妊娠合并胆囊炎二例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血小板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