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龄期妇女输卵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受体的测定 |
|
243 3.071±1.879
注:相同部位不同时期比较,P均<0.05 表3 不同月经周期输卵管各部位上皮细胞 IGF-Ⅱ含量(PU)
月经周期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增生期 早期 3.619±2.312 4.500±1.969 3.236±1.411
中、晚期 14.934±2.811 15.231±2.745 14.066±2.547 分泌期 早期 16.017±2.006 16.953±1.954 15.432±2.032 中、晚期 3.392±2.414 3.960±1.912 2.887±1.812
注:相同部位不同时期比较,增生早期与分泌中、晚期,增生中、晚期与分泌早期比较,P>0.05;其余两时期比较,P均<0.05(下同) 表4 不同月经周期输卵管各部位上皮细胞 IGF-ⅡR含量(PU)
月经周期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增生期 早期 3.983±2.043 4.514±1.265 3.776±2.337
中、晚期 11.319±2.378 11.422±2.681 10.296±2.539 分泌期 早期 11.920±1.969 12.033±2.501 11.687±1.848 中、晚期 3.450±2.503 4.296±2.636 2.953±1.938
IGF存在于输卵管上皮,并且上皮细胞可向输卵管液分泌IGF-Ⅰ和IGF-Ⅱ。提示,着床前胚胎是IGF作用的靶细胞。妊娠期间输卵管上皮细胞的IGF-I含量较非孕期高,并且IGF能促进着床前胚胎的生长[4]。本研究发现,IGF及其受体含量的增加与早期胚胎的成熟与运输同步。提示,母体输卵管产生的IGF,可能参与调控着床前胚胎的发育。
图1 分泌早期输卵管上皮细胞IGF-IIR表达.LSAB染色.×200
(本文编辑:赵小丽)
作者单位:金海燕(510632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王自能(510632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徐建平(510632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申洪.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方法研究.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5,4:89-92. 2,张莹,王自能,黄以萍,等.育龄妇女输卵管上皮周期变化的扫描电镜研究.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33:95-98. 3,Gabler C, Plath-Gabler A, Einspanier A, et al. Insulin-like an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and their receptors a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the oviducts of the common marmoset monkey (Callithrix jacchus) during the ovulatory cycle. Biol Reprod, 1998, 58: 1451-1457.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体内脂肪分布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