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植入前胚胎细胞中的表达 |
|
,探讨其与人类早期胚胎的生长、发育和着床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一、标本来源 选取1999年8月~2000年1月在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的质量较差、不适宜移植的、在体外受精后培养2~3 d的胚胎。不孕原因为输卵管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男性不育等,共收集63个正常受精胚胎。 二、方法 胚胎取回后即移入酸性磷酸盐缓冲液(PBS,pH2.5)中处理,清除透明带,然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约30 min,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在紫外光线照射下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胚胎细胞表面的荧光强度。一抗为兔抗人EGFR IgG多克隆抗体,二抗为荧光标记的山羊抗兔IgG/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抗体(美国Santa Cluz公司产品)。实验方法参照文献[7]并加以改进。基本步骤:胚胎移入PBS液滴内漂洗3次,移入1∶10山羊封闭血清中作用10 min,再移入一抗中4℃过夜,PBS漂洗3次,移入二抗中37℃作用30 min,PBS洗3次, 用荧光显微镜在紫外光线照射下观察胚胎细胞表面的荧光强度并照相。每个不同发育期胚胎均重复实验7~10次。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进行染色。
结果
本实验分析的63个正常受精胚胎细胞表面均有荧光染色,阳性率为100%。EGFR存在于人类未受精卵即卵母细胞、受精卵卵裂后的2细胞、4细胞、6~8细胞和10细胞期胚胎细胞表面,呈黄绿色荧光;同时发现,尽管不孕症患者的病因不同,但胚胎细胞表面EGFR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可见胚胎细胞的局部细胞膜表面荧光有增强、集中,细胞轮廓清晰可见。图1~3。
图1 EGFR在卵母细胞表面的表达,荧光染色呈黄绿色,并可见细胞表面荧光有局部增强。 IIF×100
图2 EGFR在5细胞期胚胎细胞表面的表达,荧光染色呈黄绿色。 IIF×100
图3 EGFR在10细胞期胚胎细胞表面的表达,细胞重叠后显示荧光染色增强。 IIF×100
讨论
一、EGFR与其配基 EGFR是一种跨膜蛋白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70 000,在结构上分为细胞外区、跨膜区和细胞内区三部分。细胞外区是配基结合区,EGFR与配基结合后通过其自身磷酸化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对多种组织、细胞有促进增殖和分泌的效应 。有研究报道,HB-EGF、EGF和TGF-α均可与EGFR结合,在人类生殖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其中HB-EGF参与胚胎着床的直接调节,是胚胎着床期间不可缺少的细胞因子之一[1]。 二、EGFR的生物学作用 1.EGFR的表达与植入前胚胎发育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人类从卵母细胞即开始合成EGFR,并定位于细胞表面,有利于与其配基结合促进胚胎的早期发育[4,5]。Martin等[8]报道, HB-EGF能促进人类胚胎细胞表达EGFR,并能明显促进人类体外培养胚胎的生长、发育,提高了胚胎的级别和质量,同时也明显改善了胚胎的孵化率,从而提高了IVF-ET的妊娠成功率。HB-EGF的促胚胎发育作用可能是通过与胚胎表面EGFR结合而实现的。在小鼠植入前胚胎也有EGFR的表达[7]。Das等[9] 也曾报道,HB-EGF在体外可诱导小鼠胚泡EGFR的自动磷酸化,促进胚泡的生长、透明带的孵化和胚泡滋养层细胞的生长。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胚胎植入前性别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外阴癌39例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