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虫死亡基因同源物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 |
|
%,明显低于G1级的50.0%(P<0.05);但与患者年龄、手术病理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和附件转移无关(P>0.05)。见表1。 3.两组患者p53的表达情况:对照组子宫内膜p53阳性率为0.0%,明显高于实验组的34.1%(P<0.01)。子宫内膜腺癌的p53阳性率,G2和G3级为47.8%,明显高于G1级的16.7%(P<0.05),但与患者年龄、手术病理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和附件转移无关(P>0.05)。见表1。 14例p53表达阳性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中,ICE阳性1例,CPP32阳性2例;27例p53表达阴性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中,ICE阳性7例,CPP32阳性11例。三、讨论 人类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为线虫死亡基因Ced-3的蛋白同源物。该家族成员均以无活性前体形式存在,受细胞内外凋亡信号激发后,在自身或其他因子作用下于特定的天冬氨酸处被剪切为p10、p20两个亚单位,从而活化并对细胞内多种物质进行水解,最终导致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ICE能将相对分子质量为31 000的白介素1前体剪切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7 000的成熟白介素1[3]。有学者认为,CPP32是哺乳动物ced-3的对应物[4]。缺乏ICE或CPP32的细胞均出现凋亡障碍,与肿瘤形成有关,同时也是肿瘤对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不敏感的原因之一[5]。 本研究所用的ICE抗体为抗ICE的p20亚单位C端氨基酸序列抗体,可识别人类ICE的p20亚单位;CPP32抗体可识别人类CPP32的p20亚单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子宫内膜中,ICE和CPP32阳性率均较高。提示,ICE、CPP32为子宫内膜重要的凋亡基因产物,在子宫内膜细胞的周期性增殖和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高凋亡率有利于预防肿瘤的形成,这是机体抗肿瘤的重要基础。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CE、CPP32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机体抗肿瘤防御机理受到严重破坏,这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或是肿瘤发生的重要表现。CPP32的表达还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提示,在病理分级高的肿瘤中细胞凋亡存在更严重的缺陷。实验同时检测了p53蛋白表达情况,以探讨ICE、CPP32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降低的原因。发现p53基因突变与ICE和CPP32无明显负相关。p53是否如其他作者报道的可能位于ICE、CPP32的上游,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编辑:姚红萍)
作者单位:魏丽惠(100044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妇科) 王建六(100044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妇科) 富琪(100044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妇科) 虞幸(100044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妇科) 何畏(100044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妇科) 何畏(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妇科)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无气腹腹腔镜行妇科手术 下一个医学论文: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隐匿转移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