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临床分析 |
|
)
表1 118例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儿的病因分类
病 因 例数 病 因 例数 感染性疾病 33 肿瘤性疾病 14
EB病毒感染 14 淋巴瘤 6 呼吸道感染 12 白血病 4 结核感染 2 神经母细胞瘤 3 伤寒 2 椎管内肿瘤 1 感染性心内膜炎 2 其他疾病 13 CMV感染 1 坏死性淋巴结炎 4 组织细胞增生症 3 结缔组织病 44 先天性免疫缺陷 2 STILL病 22 脂膜炎 1 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他型 10 溃疡性结肠炎 1 全身性红斑狼疮 8 肾性尿崩致脱水热 1 皮肌炎 2 药物热 1 风湿热 1 伪装热 3 多形性红斑 1 未明确诊断 11
在明确诊断的病例中,感染性疾病占30.8%,平均热程1.0个月(15天~2.5个月)。其中EB病毒感染14例,占感染性疾病的42.4%,经血嗜异凝集试验及特异抗体测定确诊。14例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10岁(6~14岁),平均热程40天(20~65天)。临床表现有颈淋巴结肿大8例,占57%;咽峡炎9例,占64%;肝脾肿大5例,占36%;皮疹5例,占36%;EB抗衣壳抗原抗体IgM(VCA/IgM)阳性11例,占79%;血嗜异凝集试验阳性7例,占50%;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5例,占36%,白细胞升高5例,占36%。入院前均经两种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其次为呼吸道感染12例,平均年龄7.9岁(2~14岁),平均热程1.3个月(0.5~4个月)。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例,链球菌感染后状态7例,支原体肺炎1例。感染性疾病中另有结核2例,均有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伤寒2例,其中1例发病10天内,查血肥达试验阴性,因除发热外无其他症状故未再复查,以至40余天入我院时复查才确诊。 非感染性疾病占69.2%,平均热程12.9个月(15天~9年),其中结缔组织病44例(41.1%),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STILL病)22例,占结缔组织病的50%。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平均热程1年7个月(15天~9年),平均年龄8岁5个月(1岁8个月~13岁),均有关节痛、皮疹及白细胞>10×109/L,其中50%的患儿白细胞>20×109/L,淋巴结肿大9例,肝脾肿大6例,心包积液1例,血清自身抗体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经除外其他疾病后确诊,泼尼松及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有效。 肿瘤及瘤样病14例(13.1%),其中男女各7例,平均年龄7岁8个月(2岁2个月~14岁),平均热程5个月(15天~1年8个月)。临床表现中有进行性贫血11例,明显淋巴结肿大6例,肝脾肿大9例,肢痛及关节痛5例。8例在外院进行过骨穿刺及淋巴结活检,其中3例淋巴瘤经多次骨穿刺及淋巴结活检仍未确诊。1例神经母细胞瘤男孩4岁,因腿疼按结缔组织病用激素及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半年无效,后经影像学及骨穿确诊。 其他疾病13例(12.1%),其中坏死性淋巴结炎4例,经淋巴结活检确诊。此4例中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12.5岁(11~14岁),平均热程42天(20天~2个月),均有颈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低于6.0×109/L,其中3例低于3.0×109/L。1例用激素治疗后退热,其余3例自行退热。3例组织细胞增生症均为4岁以下年幼儿,有极度肝脾肿大及中、重度贫血。3例分别经淋巴结活检、骨穿刺及尸检确诊。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一女子肚里掏出 浆糊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细胞生长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