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
|
【摘要】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由专职护士对有针对性的合理指导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1%,纯母乳喂养率89%,比过去产妇乳汁充足和纯母乳喂养有了提高。 【关键词】剖宫产术 正确指导 母乳喂养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为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我们对母婴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经临床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资料 选择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64例 1.1 一般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剖宫产,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新生儿体重2 5~4 0颗g,出生时Apgar评分均在7~10分的新生儿,开展母乳喂养的宣教。 1.2 方法 1.2.1 按爱婴医院要求,接受母乳喂养宣教,给予母婴早接触、早吸吮,鼓励按需哺乳,实行24 h母婴同室,产妇术后6 h开始进清淡易消化的流汁饮食,母乳不足者采用小杯喂养婴儿。 1.2.2 由专职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强化产前健康教育,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宣专职护士为入院孕妇强化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并做好产前评估,使孕妇及家属全面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②重视其家庭的参与,丈夫关心体贴妻子,母亲或婆婆提供母乳喂养经验常识,强化其母乳喂养意识。 (2)及时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技巧。婴儿出生后脐带处理完毕后,即与母亲局部皮肤接触,入病房30 min内专职护士帮助早接触、早吸吮,此后协助勤喂哺。术后4 h取半坐卧位,使母亲舒适,利于婴儿接乳头,便于哺乳。术后第一天,在给产妇即将输完液体时,拔除尿管,输液结束后,协助产妇下床自行排尿,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康复,利于产妇独立哺乳。 (3)剖宫产术后因受体位限制,伤口疼痛等因素,产妇多会放松母乳喂养,对此应耐心指导,鼓励产妇继续母乳喂养。具体方法:协助产妇采用侧卧位喂哺,即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使婴儿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另一手固定婴儿头部,防止鼻部受压影响呼吸首次协助哺乳的成功能够打消产妇因受体位限制怕伤口疼痛不能授乳的顾虑。 (4)增加营养,促进泌乳。为了使剖宫产术后产妇有充足的乳汁分泌,同时也使产妇身体尽快恢复,术后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鱼汤等。 (5)保证睡眠时间。及时疏通乳腺管。 1.3 泌乳量的判断标准 母乳充足:两次喂哺间婴儿有满足感,小便每天超6次,大便若干次。 母乳不足:哺乳后婴儿仍哭闹不安,加配方奶粉喂哺后有满足感,小便每天超过6次,大便每日1次。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浅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新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关于剖宫产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