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
|
luteinizing hormone, fd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levels and a decrease in mean estradiol, progesterone levels. Conclusions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may be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agent for leiomyomas with fewer side effects.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treatment showed a reversibly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ovary. It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in decreasing leiomyoma volume. 【Key words】 Uterine neoplasma; Leiomyoma; Tripterygium wilfordii; Mifepristone; Gonad
子宫肌瘤为性激素依赖性疾病,抑制性腺轴的药物可显著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雷公藤是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等作用的纯中药制剂,对性腺轴也有可逆性的抑制作用。本研究观察了雷公藤多甙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副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1997年3月至1998年12月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服用米非司酮20例(对照组)、服用雷公藤多甙65例(实验组)。两组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且无其他妇科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子宫和子宫肌瘤大小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以往月经周期规则,服药前6个月内无性激素使用史。 二、方法 1.治疗方法:(1)对照组:自月经周期的第1~5天起服药,口服米非司酮片(上海华联制药公司生产)25 mg/d,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20例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治疗。(2)实验组:自月经周期的任何一天起服药,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江苏泰州制药厂生产)40 mg/d,分别于早、中、晚口服10 mg、10 mg、20 mg,连续服用3~6个月为1个疗程。65例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治疗,其中40例患者服药5~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在门诊定期随访1年以上,监测子宫和子宫肌瘤的大小、 月经情况、 药物副作用、 性激素水平等。 2.观察指标:(1)月经的变化:包括痛经的改善、经量的变化、闭经及月经恢复等情况。(2)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由专人用B超腹部探头(3.5 MHz)和阴道探头(6.5 MHz)检测子宫肌瘤数目及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的三维径线,即长(a)、宽(b)、厚(c),按体积(V)为1/6(abc)计算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总体积为各子宫肌瘤之和。以治疗后总体积缩小达到或超过25%者为治疗有效[1]。(3)外周血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在治疗前,于月经周期的第8~10天或第19~21天和治疗后的相应时间分别从肘正中静脉采血,用放射免疫法(RIA)测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药盒均为美国DPC公司生产)。(4)药物副作用:更年期相关症状、消化道反应等。(5)其他生化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肝肾功能、脂代谢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比。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数据以±s表示。
结果
一、两组患者用药后月经的变化 对照组患者服药期间均闭经,停药 1~2个月内月经均自然恢复,恢复月经后经量(根据使用卫生巾数量粗略估算)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肌瘤的其他相关症状复发。实验组患者服药期间月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25例(38.5%)服药1~7个月后闭经,于停药1~5个月后22例自然恢复月经,3例使用药物(雌、孕激素)恢复月经;随访过程中子宫肌瘤未重新增大。65例患者中痛经16例(24.6%),停药后3~6月内痛经恢复者7例(42.5%),另有9例(56.3%)患者停药6个月以上痛经仍未复发。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晚期妊娠产后发生无症状性子宫颈后唇裂伤四例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导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免疫原性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