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醋酸甲孕酮避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
|
冯淑芝 刘元姣 曹来英 杨菁 张蔚 余俊 胡建民 刘丽娜 梁凤云
醋酸甲孕酮(DMP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效孕激素,我国临床已试用3年,本研究观察DMPA对妇女卵巢功能的影响。 一、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1996年1月至1997年11月自愿使用DMPA避孕的健康育龄妇女50例,年龄23~36岁,月经规律,近1年未使用影响内分泌的药物。排除标准见文献[1]。 2.方法:使用印度尼西亚生产的150 mg(3 ml)DMPA微晶混悬液。研究对象首次注射DMPA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臀部深部肌内注射150 mg,以后每间隔(90±7)d注射150 mg,共4次,为期1年。观测指标:(1) 用药期间有无潮热、烦躁、阴道干涩、性欲减退等不适症状。(2)在用药的第3、6、9、12个月分别用RT2900型B超监测卵泡大小。(3)用药满1年时,查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阴道上皮细胞指数及成熟度,方法见文献[2]。(4)于用药前月经的第5天和用药满1年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激素(P)水平。试剂盒由天津德普公司提供。 3.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二、结果 50例中6例(12%)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1例有潮热烦躁,2例有阴道干燥,4例性欲减退。 B超检查显示,用药期间94%的妇女无卵泡或有多个小卵泡发育,6%卵泡直径可发育到1.1~1.5 cm,但均未见成熟卵泡,也无排卵发生。用药满1年时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显示,底层细胞平均占6%,中层细胞占61%,表层细胞占33%,阴道上皮细胞成熟指数(MI)为6/61/33,成熟值(MV)为63.5。用药满1年时,有17例(34%)停经≥3个月,阴道上皮细胞成熟指数平均为7/58/35,成熟值为64.0。用药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使用DMPA 1年,其卵巢功能相当于卵泡早期水平。其中17例停经≥3个月者用药满1年时E2水平平均为(228.1+143.5) pmol/L,33例有月经者E2水平平均为(165.7±211.9) pmol/L,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使用DMPA前及用药1年时血清性激素水平(±s)
时间 总例数 FSH(μg/L) LH(U/L) PRL(μg/L) E2(pmol/L) P(nmol/L) 用药前 50 13.1±6.5 10.9±8.9 17.7±11.4 190.9±111.9 2.2±1.6 用药1年 50 12.6±4.6 7.4±4.3 15.5±10.7 189.3±130.8 1.7±1.0
三、讨论 DMPA抗生育的主要机理是抑制排卵。DMPA抑制下丘脑-垂体轴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使卵巢功能维持在卵泡早期水平。此外,DMPA还改变输卵管的蠕动功能,使宫颈粘液含水量减少,粘度增加,不利于精子通过。同时,由于DMPA使用者卵巢功能受抑制,子宫内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不利于孕卵着床。本研究显示,使用DMPA 1年,血清E2水平为(189.3±130.8)pmol/L,94%以上妇女卵巢内无卵泡或有小卵泡发育,有6%的妇女卵泡直径为1.1~1.5 cm,但无成熟卵泡,亦无排卵发生。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显示,以中层细胞为主,成熟值为63.5,提示为卵泡期,E2水平无低落。上述结果均提示使用DMPA 1年,卵巢功能相当于健康育龄妇女卵泡早期水平。使用DMPA满1年时,停经与未停经者比较,E2水平没有下降趋势,阴道上皮细胞成熟指数、成熟值基本相同,因此,停经不能作为判断卵巢功能低下的指标。在50例妇女中,6例有类似围绝经期的症状,其中3例闭经,3例表现为阴道点滴出血,血清E2水平不等,为165.2~400.0 pmol/L,自觉症状与卵巢E2水平不一致。提示,此类症状不仅与卵巢功能有关,还可能与个体敏感性、心理、神经内分泌调节等因素有关。因研究例数少,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编辑:姜民慧)
本研究为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资助项目(课题编号:9656)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3种激素制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黄体中 晚期子宫内膜活体组织检查对黄体期缺陷诊断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