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应激反应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保护作用的研究 |
|
黄榕 杨于嘉 虞佩兰 陶永光
急性感染性脑水肿占儿内科临床各种致脑水肿原发病的70%~90%。小儿脑水肿的病死率在20%左右。如何调动机体的内源性抗损伤机制,提高细胞对致病因子的抵抗能力来防治疾病,已成为当前疾病防治研究的新领域。热应激反应(heat stress response, HSR)是机体的内源性抗损伤机制之一。高热、细菌毒素、缺氧、缺血、组织损伤等亚致死量的刺激可诱导机体细胞产生热应激反应。已证明热应激反应对大鼠的缺血性脑损伤[1]、心脏缺血-再灌流损伤、油酸肺损伤及败血症所致的肺和肝组织的损伤均有保护作用,本文将对热应激反应对大鼠的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进行探讨。 材料:1.成年健康雄性S D大鼠,体重209±30 g, 由本院动物室提供,符合二级实验动物标准。 2.主要试剂及仪器:百日咳菌液(PB)含菌量980亿/ml,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精制大肠杆菌内毒素(O127∶B8)购自Sigma公司;伊文思蓝购自Baker.化学公司;电子天平(精度1/10万)由德国Gottingen生产;电热恒温干燥箱:PH030型,上海实验仪器厂;原子吸收光谱仪:AA-6809,日本;透射电镜: HITACH,H-600,日本。 方法:1.分组及预处理:SD大鼠68只,设正常对照组8只,余60只随机分为4组,部分动物在未到处死时间前死亡。(1)正常对照组:不作预处理,置室温24小时后向左颈内动脉注入生理盐水;(2)感染性脑水肿组(10只):不作预处理,置室温24小时后向左颈内动脉注入百日咳菌液;(3)生理盐水预处理组(10只):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0.25 ml/kg,置室温24小时后向左颈内动脉注入百日咳菌液;(4)热休克预处理组(11只):使大鼠肛温升至42℃,维持15分钟,置室温恢复24小时后,向左颈内动脉注入百日咳菌液;(5)内毒素预处理组(13只):腹腔注射精制大肠杆菌内毒素500 μg/kg(0.25 ml/kg)。置室温24小时后向左颈内动脉注入百日咳菌液。 2.感染性脑水肿动物模型的制备:大鼠用25%乌拉坦麻醉后,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分别结扎其颅外分支,向左颈内动脉注入百日咳菌液0.2 ml/kg(菌液使用前充分超声震荡粉碎凝块)。正常对照组则注射灭菌生理盐水0.2 ml/kg。注菌或生理盐水后半小时内从阴茎背静脉注入2%伊文思蓝2 ml/kg。注菌或注生理盐水后观察4小时断头处死。 3.检测指标:(1)脑含水量测定:采用干湿法进行,按Elliott公式计算;(2)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测定:采用甲酰胺定量法进行;(3)脑组织钠钾测定: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干脑组织中钠、钾离子含量;(4)电镜标本制备与观察:实验动物经腹主动脉注入多聚甲醛-戊二醛固定液进行前固定, 从左侧海马CA1区及大脑皮层分别切取约1 mm×1 mm×0.5 mm大小的组织块,放入同样固定液中固定2小时,经电镜制样,切片定位后,透视电镜观察及摄相。 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计算,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F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
表1 注菌或盐水侧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及离子测定()
分组 含水量 (%) 伊文思蓝含量 (μg/g) 钠离子含量 (mmol/kg) 钾离子含量 (mmol/kg) 正常对照组 78.89±0.16 1.50±0.17 192.9±2.9 459.5±3.0
感染性脑水肿组 81.20±0.28 3.68±0.36 279.6±9.1 360.9±9.2 生理盐水预处理组 80.82±0.42 3.68±0.30 272.9±8.8 361.4±10.0 热休克预处理组 79.55±0.23 2.38±0.28 200.7±5.5 393.7±19.8 内毒素预处理组 79.38±0.17 2.70±0.16 210.1±11.7 404.7±11.3 F值 12.84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超声测量肺动脉和主动脉血流收缩时间间期比值评价肺动脉和主动脉收缩压比值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化疗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