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实体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
|
轻度复染,显微镜观察,阳性表现为细胞膜着色呈棕黄色(图1~2)。 三、统计学处理:所测数据经chi-test系统处理,采用卡方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 果 25例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5例,VEGF阳性2例;Ⅲ+Ⅳ期20例,VEGF阳性11例,两者之间P值 >0.5,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FH 15例,VEGF阳性8例;UH 10例,VEGF阳性5例,P值>0.5,无统计学意义。有骨骼或骨髓转移8例,VEGF阳性7例;未转移17例,VEGF阳性6例, 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图 1 神经母细胞瘤VEGF表达阳性(×100)
图 2 肾母细胞瘤VEGF表达阳性(×400)
20例肾母细胞瘤中,Ⅰ+Ⅱ期5例,VEGF阳性1例;Ⅲ+Ⅳ期15例,VEGF阳性11例,P值>0.5,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为FH12例,VEGF阳性8例;UH 8例,VEGF阳性4例,P值>0.5,无统计学意义。肺转移8例,VEGF阳性7例;无转移12例,VEGF阳性5例,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5例中VEGF阳性2例。
讨 论 实体肿瘤的生长必须依赖于新生血管持续不断地为其提供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肿瘤不仅通过肿瘤血管从宿主获得丰富的营养,而且还通过肿瘤血管向宿主输出大量恶性细胞,导致肿瘤不断生长和转移[1,2],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极为复杂,受控于多种血管生成因子(T A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血管生长因子之一,对血管的生成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3]。其分子量为34~45?KD,它选择性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两种Ⅲ型酪氨酸受体FLT-I和KDR,在人体许多组织特别是腺体、肺、肝、肾、心肌可检测到VEGF的表达,但表达水平极低,其作用仅维持正常的血管密度和基本的渗透功能,维持营养物质的运输,本实验对照组中VEGF阳性2例。而在人类许多肿瘤如骨肉瘤、膀胱癌、宫颈癌、纤维肉瘤中,VEGF 呈高度表达。Kiyoshi等[4]报道胃肉瘤中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侵润、淋巴结肝转移密切相关,VEGF的表达可作为胃肉瘤复发的高危因素。Toim等[5]报道VEGF 的表达可作为乳房癌预后评估标准之一。众所周知,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为小儿最常见的实体肿瘤,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肾母细胞瘤的2年和5年生存率达到90.7%和68.0%,Ⅰ期5年生存率为100%,Ⅱ期74.5%,Ⅲ期为44.5%,Ⅳ期和Ⅴ期无5年生存。神经母细胞瘤Ⅰ期5年生存率为100%,Ⅱ期为4 4.4%,Ⅲ期为35.0%~81.0%,Ⅳ期为26.0%~54.0%,由此可见 ,晚期肿瘤伴有转移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仍然不容乐观,肿瘤转移是否制定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对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VEGF的表达与儿童实体肿瘤转移及预后关系的探讨,在国内尚无报道。肿瘤细胞转移进入循环发生在原发肿瘤血管化之前[6],大量新生血管的生成增加了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的机会[7],因为新生的血管基膜脆弱,通透性大,便于肿瘤细胞的穿透,实体肿瘤中新生血管化增多提示肿瘤发生转移的风险增加,从我们的临床统计资料分析,VEGF阳性的肿瘤其镜下观察微血管数量明显多于VEGF阴性的肿瘤。VEGF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肿瘤的转移之间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值<0.05,这表明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存在密切关系,综合肿瘤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生物学标志以及VEGF的表达,可对肿瘤的预后进行评估,制定出一个合理治疗方案,提高肿瘤的5年生存率。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介入治疗在小儿腹部恶性肿瘤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bc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