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
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中科院上海细胞所提供);槲皮素(Sigma公司),25 ℃溶于DMSO中;Bcl-2抗体(FITC)及p53抗体(FITC)及同型对照为pharminga公司;胰蛋白酶、RPMI-1640 (华美生物公司);MTT及二甲亚砜DMSO(sigma公司)。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
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培养基为RPMI-1640内含10%灭活胎牛血清、37 ℃、5%二氧化碳的饱和湿度培养传代。
1.2.2 实验分组
共分5组:实验组:加入槲皮素,终浓度分别为10.0 μmol/L,20.0 μmol/L,40.0 μmol/L及80.0 μmol/L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同型IgG1单克隆抗体。(每组设6个复孔)
1.3 实验指标的检测
1.3.1 MTT试验
取对数生长期的HO-8910细胞,制成浓度为1×105个/mL的单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200 μL,过夜贴壁后;实验组加入10.0 μmol/L,20.0 μmol/L,40.0 μmol/L及80.0 μmol/L的槲皮素,对照组加等量的同型IgG1单克隆抗体。每组设6 个复孔,继续培养24、48 h后加入MTT(5 mg/mL) 20 μL/孔,4 h后吸净上清液,加入DMSO 20 μL/孔,震荡10 min,用酶标记光仪在波长为560 nm时测定每孔的吸光度(A)值,计算不同浓度抗体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抑制率=(对照组A均值-实验组的A均值) /对照组A均值] [2]。
1.3.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取对数生长期的HO-8910细胞,制成浓度为1×106个/mL的单细胞悬液,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按上述浓度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PBS洗涤,制成单细胞悬液,用70%的冰乙醇4 ℃固定12 h,用含核糖核酸酶及碘化丙锭的染液染30 min,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1.3.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取对数生长期的HO-8910细胞,制成浓度为1×106个/mL的单细胞悬液,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按上述浓度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用AnnexinV-FITC/PI双标记染色后做流式细胞仪双色分析。
1.3.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p53蛋白表达
取对数生长期的HO-8910细胞,制成浓度为1×106个/mL的单细胞悬液,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按上述浓度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70%的冰乙醇4 ℃固定过夜,洗去乙醇,取1×106个细胞加10 mL FITC标记的抗Bcl-2和p53抗体及同型IgG1单克隆抗体,在4 ℃暗处孵育30 min洗去多余单抗。上流式细胞仪获取信息(本实验重复4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均用x±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各组数据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MTT试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对HO-8910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范围内最大抑制率达67.01%,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作用,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卵巢癌细胞内的吸光度值和增殖抑制率(略) 注:*每个浓度组与前一浓度组比较P<0.01;△每个时间段与前一时间段比较 P<0.01
2.2 槲皮素对卵巢癌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的影响
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卵巢癌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均发生改变,即G1/G0期细胞比例数上升,S期和G2/M期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槲皮素浓度之间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见表2)。表2 槲皮素对卵巢癌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的影响(略) 注:*每个浓度组与前一浓度组比较P<0.01
2.3 槲皮素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p53表达的影响
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卵巢癌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促凋亡蛋白p53表达上调,而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