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正文  

输液瓶口贴用于已开启液体瓶口消毒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法,但由于是一种介入性治疗,医院感染时有发生[1]。以往将药物加入液体后,用碘附棉球覆盖在瓶口。最近我们尝试用输液瓶口贴覆盖瓶口的方法用于瓶口的消毒[2],本文对其临床消毒效果进行了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11月在我科住院病人使用的静脉滴注液体400瓶,液体种类为生理盐水180瓶,50 g/L葡萄糖注射液135瓶,100 g/L的葡萄糖85瓶。所加药物为头孢呋辛钠、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维生素C。加药后至换液体时间为0.05~1.00 h,平均0.35 h。

  1.2 材料

  一次性输液瓶口贴:规格长3.5 cm,宽2.5 cm;中心为1.5 cm×1.5 cm、厚1.5 mm的吸水棉瓶口,经环氧乙烷灭菌,有效期2年。

  1.3 方法

  随机选取400瓶液体,其中200瓶药物加入液体后,取此输液瓶口贴捏住胶贴长端约1 cm 的揭口处,另一只手揭开离型纸,然后将瓶口贴吸水棉部位覆盖在液体瓶口开启处,周围轻微加压,至静脉输液或液体更换时直接撕下即可;另200瓶液体作为对照组,药物加入液体后,取5 g/L的碘附棉球覆盖在液体瓶口上,至静脉输液或液体更换时直接拿下即可。两组均由同一名护士按照技术操作规范完成。两组分别于放置输液瓶口贴及碘附棉球后10、30和60 min进行瓶口采样做细菌培养,采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进行,比较两组消毒合格情况,同时计算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耗材和护士操作耗时。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及PPMS 1.5[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

  2 结 果

  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A组与B组比较耗材明显降低,护士操作耗时大大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t=3.24、7.64,P<0.05)。见表2。 表1 两组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表2 不同方法处理输液瓶口耗材及护士操作耗时比较

  3 讨 论

  静脉输液是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机构对全国医院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当日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平均为73.53%,最高的医院达到99.80%[4],充分说明静脉输液的普遍性。为了减少输液反应,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护士在进行加药输液一系列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5]。药物加入液体后,传统的方法是用碘附棉球覆盖瓶口消毒,操作步骤繁琐,固定性差,往往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重新消毒,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增加治疗时间,同时也影响病人治疗;而使用输液瓶口贴消毒,操作简单、快捷,且固定紧、不易脱落、安全可靠,使用前不必再消毒。输液瓶口贴由胶面、吸水棉和离型纸组成,吸水棉内含安尔碘消毒液,安尔碘是一种新型含碘复合型消毒液,主要有效成分为碘、醋酸氯己定、乙醇,具有杀菌力强、作用迅速和特效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杀灭作用,特别是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其10 s杀菌率达99.96%,且杀菌时效较长,5 h后杀菌率仍达91.70%。本文结果显示,输液瓶口贴和碘附棉球覆盖输液瓶口后细菌检测合格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输液瓶口贴能够有效控制瓶口的细菌感染,在减少医院感染方面与碘附棉球效果相当,并且输液瓶口贴的吸水棉可吸收加药过程中残留于瓶口处的液体,明显减少了污染机会。我院自2008年5月开始使用输液瓶口贴未发生一起由输液瓶口贴引发的感染,医院感染率较往年也有所降低。而使用5 g/L的碘附棉球,需要准备无菌镊子、软膏缸、棉球和碘附,需浸泡棉球。在准备的过程中,增加了污染机会,从准备用物到操作结束需3 min左右,使用后的镊子及软膏缸还要灭菌处理,而输液瓶口贴简化为一步操作,现开启现使用,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只需将离型纸剥离即可,15 s左右即可完成操作。同时,本文结果显示,使用输液瓶口贴较使用碘附棉球节约耗材约1/3,减少了灭菌费用支出,降低了医疗成本。并且护士的操作时间大大减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输液瓶口贴省时、省力,经济实用,能够有效控制输液瓶口污染,效果可靠,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消毒方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产程中持续内监护下行羊膜腔输液及羊水
    输液后败血症21例
    一次性注射输液器具的管理
    儿科门诊输液室空气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谈门诊输液室加强环节管理体会
    探析中药制剂输液不良反应原因
    医院输液剂制备中细菌内毒素污染及其控
    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
    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关于静脉输液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老年病人行胸壁浅静脉穿刺输液的体会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