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6±9.7)岁。阳性组病人病程较短,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7.38,P<0.01),而两组病人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23,P<0.01)。 2.2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
阳性组病人的光敏感、关节痛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病人,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10.98、9.54,P<0.01)。两组病人皮肤蝶形或盘状红斑、口腔黏膜溃疡、浆膜炎、神经精神症状、脱发、雷诺现象及发热等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病人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例)组别n蝶形或盘状红斑光敏感口腔黏
2.3 实验室检查
阳性组病人的白细胞减少、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病人,差异有显著性(χ2=3.60、6.07,P<0.05);补体C3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病人,差异有极显著性(χ2=9.61,P<0.01)。而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血尿素氮升高、血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抗dsDNA抗体阳性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表2 两组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3 讨 论
SLE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中具有以抗核抗体(ANA)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1]。ANA阳性是诊断SLE的标准之一,若ANA阴性可基本排除SLE[2],其中抗Sm抗体被公认为诊断SLE的标记性抗体之一,特异度达99%,但灵敏度仅为25%[3]。由于其极高的特异性,对一些暂不满足SLE诊断标准的早期病例或疑似病例,若抗Sm抗体阳性,应密切追踪病人病情进展情况并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做出进一步判断。本文的结果显示,抗Sm抗体阳性的SLE病人其平均病程较短,与阴性病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抗Sm抗体阳性SLE病人在临床上较阴性病人更易做出早期诊断。
尽管多数文献报道,抗Sm抗体与SLE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各家报道结果不尽一致。BEAUFILS等[4]认为抗Sm抗体阳性病人与皮肤血管炎、内脏(肺、心、肾)损害有关,并且对治疗的反应差。JANWITYANUCHIT等[5]认为,抗Sm 抗体阳性病人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而较少出现血液损害,并且抗Sm抗体与抗dsDNA抗体同时阳性的病人易出现肾脏损害。SINGH等[6]认为,抗Sm抗体阳性SLE病人有较高的血管炎和低补体血症发生率,而与肾、神经精神表现和心肺表现无关。本文研究结果高度提示抗Sm抗体阳性SLE病人光敏感、关节痛这两项临床表现较阴性组多见,而其余临床症状与体征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在实验室指标方面,抗Sm抗体阳性病人白细胞减少、蛋白尿、补体C3下降的发生较高,说明抗Sm抗体阳性SLE病人临床表现更加明显,并且提示其预后不良。因为蛋白尿是肾脏损害的主要表现,白细胞减少又可导致各种继发感染,而肾衰竭和感染则是SLE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对于抗Sm抗体阳性SLE病人在做出早期诊断的同时,应密切随防和观察尿蛋白、血白细胞、肾功能的变化,及早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并给予积极、正确有效的治疗,以改善病人预后。
【参考文献】
[1]刘丰海,原江水,宋卫青.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自身抗体的变化及意义[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45(1):30.
[2]潘琳,王吉波,谢荣爱.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检查[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43(1):37.
[3]杨国亮,王侠生. 现代皮肤病学[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540550.
[4]BEAUFILS M, KOUKO F, MINGNON F, et al. Clinical singificance of antiSm antibodie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Am J Med, 1983,74:201.
[5]JANWITYANUCHIT S,VERASERTNIYON O,VANICHAPUMTU M, et al. AntiSm: its predietive valu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Clin Rheumaiol, 1993,12:350.
[6]SINGH R R, MALAVIYA A N, KAIL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