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血常规、尿常规检测结果 2.4.1 血常规 由表5看出,WBC、MCH、PLT、PCT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GB:B6-Co双眼组指标高于其他两组,分别与B6-Co表型正常组和B6-Co单眼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BC:B6-Co单眼组的指标小于其他两组,仅与B6-Co双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CT:B6-Co单眼组的指标低于其他两组,其与B6-Co表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CV:B6-Co表型正常组、B6-Co单眼组、B6-Co双眼组的指标依次递减。B6-Co表型正常组分别与B6-Co单眼组、B6-Co双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2 尿常规 由表6看出仅B6-Co单眼组和B6-Co双眼组之间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行为学实验
2.5.1 运动协调能力 因体重大小对运动协调能力有影响,以体重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各组小鼠平衡木、抓绳的成绩。
各组平衡木实验分值依次降低(见表7)。经体重协方差分析,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27=13.272,P<0.05)。其中B6-Co表型正常组分别与B6-Co单眼组、B6-Co双眼组存在显著差异,三组分值与角膜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s=-0.585,P<0.01)。
抓绳实验中,B6-Co表型正常组与B6-Co单眼组成绩大致相同,B6-Co双眼组成绩要高于其他两组,但各组分值经协体重分析无统计学差异(F2,27=0.495,P>0.05)。
2.5.2 生活习性 筑巢成绩呈偏态分布,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法分析各组数据。B6-Co表型正常组成绩要高于B6-Co单眼组和B6-Co双眼组,B6-Co单眼组和B6-Co双眼组成绩大致相同。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5)。
3 讨 论
3.1 繁育性能 与正常B6品系小鼠相比,B6-Co小鼠不育率高,繁殖性能、平均窝产仔数、离乳成活率均低于正常的B6品系小鼠。胎间隔的时间却比正常B6品系小鼠短,这一点应当值得注意。因为大多数文献报道基因突变小鼠的胎间隔比正常小鼠的胎间隔长[9,10]。是否与配种数较少、不育率较高、所统计胎次少等原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由于遗传性角膜病为单基因显性遗传,突变系B6-Co小鼠雌雄交配后不能获得纯合子,为保证突变系的稳定性,本研究设计的配种方式为B6♂ × B6-Co ♀和B6-Co ♂ ×B6♀。对这两种配对方式所产生的后代进行统计:所生的后代总数为147只,其中B6♂ × B6-Co ♀(11对)配对组所生仔鼠突变表型率为47.56%,与显性遗传后代突变表型率50% 的理论值较接近。而B6-Co ♂ ×B6♀(39对)配对组所生仔鼠突变表型率为30.10%,与显性遗传后代突变表型率50% 的理论值有较大差距,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遗传性角膜病小鼠与正常B6小鼠交配后,在其后代中可出现正常表型(理论上即正常B6)、单眼病变和双眼病变的表型。采用不同的交配方式(单眼B6-Co×B6,双眼B6-Co×B6),其后代均可出现单眼、双眼病变表型。由此可以认为单眼和双眼的遗传效应几乎是相同的,都是同一基因突变所致。
3.2 生长发育 通过生长曲线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