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男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见表3。男女大学生在SCL-90绝大多数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见表4。不同年级学生在SCL-90绝大多数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见表5。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在SCL-90多数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与全国正常人常模比较时,发现该院大学生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常模,这提示我们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社会的就业压力、家庭的众望等。因此,鉴于新时期、新环境,有必要建立一个属于现代大学生自己的SCL-90常模。
在比较男女生各因子得分时,发现除忧郁因子外,其他因子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女生比男生容易忧郁,这似乎很合乎男女社会化发展和性别角色,似乎与女生较男生更易受情感支配有关。
在比较各年级因子得分时,发现除了强迫症和恐怖两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在年级上并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更容易受强迫症和恐怖症的影响,说明低年级学生还不够成熟,遇事还不够冷静。
在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经调查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大多数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见,按各因子排序,依次在躯体化、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有差异。结果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学生反而得分较高,而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反而得分低,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这可能与近些年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注与大力帮助有关,说明在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还是很少数的,或者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忽略了一定的亲子关系,他们平时与家长接触的时间少,朋友也不多;或者自恃家庭环境优越,不愿与其他同学为伍,因而会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孤傲,偏执等一系列心理疾病。
【参考文献】
[1] 郭晋武, 谭晓东. 大学生心理健康[M]. 1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335-339.
[2] 赵 娜. 国际大学生日 关注社会未来健康-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 健康大视野,2007:52-57.
[3] 谢季坚, 刘承平. 模糊数学数学方法应用[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02-203.
[4] 谭玲玲. 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妥善应对[J]. 专家论坛决策管理,2006,21(1):24-25.
[5] 魏鹏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 科教文汇,2007(6):32-33.
[6] 詹 艳. 苏州地区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102-106.
[7] 鲁 娟,李 健,扈长茂. 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507-509.
[8] 刘 兵, 陈建红, 吴宇萍, 等. 大学新生3848名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31.
[9] 南守宇, 张海芳, 冯 华, 等. 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081-1083.
[10] 刘 恒, 张建新. 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收稿日期] 2009-01-08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