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正文  

乳腺导管造影术在乳腺导管内疾患58例诊断中的应用

小注射器的容量不够。穿刺时我们嘱患者不用紧张,仔细检查溢液导管开口,轻轻揉压使其液体溢出。如遇溢液量大的患者要先挤出部分液体,便于注射造影剂。穿刺时一旦感到准确穿刺入溢液导管内,又无阻力,即轻轻将穿刺针进一步进入乳导管内,进针深度在0.4~0.8 cm左右为适当,一般<1 cm,平均为0.6 cm,然后用胶布固定好,最后注入造影剂;(2)造影剂的用量造影剂采用的是非离子型5 g/50 ml的典必乐或优维显,用量一般在0.5~1.5 ml之间,有些乳导管扩张的患者可用到2~4 ml。以推注时稍感压力或患者感到胀痛时停止。这样能清晰的显示一、二、三级乳导管,尤其是一、二级导管显示良好;(3)常规选择的摄影体位为CC与MLO位两种,使用滤线器,焦点为钼、铑双钯面,尺寸大小0.1 mm/0.3 mm。摄影的条件采用自动或手动,一般电压25~33 kV,毫安秒56~100 mls。当然条件及钯面的选择,还要根据患者乳腺腺体的大小、密度来定[5]。用手动按压,以免造影剂溢出,速度要快避免造影剂溢出或进入乳腺腺泡内,影响导管形态的显示。当发现病灶时加摄侧位、局部点压、放大片,一般放大率在1.5~2之间,关于MLO位的角度选择有文献报道在45°~60°,我们认为以能更好地显示患者乳腺各部位的影像,患者又能很好地配合操作为最佳角度。

    2.3   注意事项   做乳导管造影时要注意:(1)穿刺时动作要轻,患者感觉疼痛时立即终止,以免使乳头破损出血;(2)穿刺前排气,并连接好注射器,射出部分造影剂,观察连接处有无渗漏;(3)注射前要将溢液量大的患者排出一些液体,便于对比剂的注入;(4)患者一旦感到不适或疼痛,立即终止造影检查; (5)注意插管的深度,以免刺破乳导管。

    综上所述,乳腺导管造影侵入性小[6],操作安全无并发症,能很好的显示导管内及导管周围病变[7]。故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术在寻找溢液原因、诊断导管内及导管周围的病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术前的定位、定性准确率有很大的提高,据文献报道可达81.3%[8]。对医师给患者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国锋, 张春辉, 尤其俋.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与C-crbB-2的关系[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1):13-15.

[2] 周丹阳, 陈志安.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造影检查和诊断[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2,13(4):292-293.

[3] 燕树林, 主编. 乳腺X线摄影与质量控制[M]. 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69-183.

[4] 秦维昌, 主译. 乳腺摄影质量控制手册[M]. 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30.

[5] 张晓丹,潘芝梅. 乳原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诊断[J]. 实用放射杂志,2006,8(3):991-992.

[6] 姜 军. 乳头溢液的病因及鉴别诊断[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3):263-264.

[7] 顾亚萍, 陈燕琼. 全数字化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溢液疾病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实践杂志,2008,7(5):429-430.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带磁头双J导管的临床应用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在射频
    疏肝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20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 B超图像与病理结
    完美饮食计划远离乳腺癌
    上尿路手术应用双J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遗传性乳腺癌 卵巢癌综合征的易感基因
    利用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研究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乳腺小叶增生症110例疗效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人胰腺导管上皮表达胰岛淀粉样多肽
    乳腺结构不良症囊性增生期诊疗探讨 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