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高危妊娠1278例资料分析,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丽江市古城区5个乡2003~2007年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孕晚期发生高危妊娠为914例(71.52%),孕晚期发现的高危妊娠以本次妊娠异常为主,高危妊娠1183例(92.57%);5年中高危孕产妇死亡2例,无非高危孕产妇死亡。高危因素发生率高的前5位依次是:胎位不正、体重>70 kg、流产≥2次、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是降低两个死亡率最根本的措施之一,而高危孕产妇管理的重点在妊娠晚期。
【关键词】 孕产妇;高危妊娠;孕期健康教育;监测管理
高危妊娠患者的监测及管理是围生期母婴安全最核心的问题。它直接影响母亲及胎儿健康,也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3]。为了做好孕产妇围生期的工作,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丽江市古城区5个乡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有孕产妇5284例,筛查出高危妊娠1278例(24.19%),本文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监测管理情况进行回顾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金沙乡、七河乡、金安乡、金江乡和大东乡5个乡2003年1月~2007年12月筛查出高危因素孕产妇1278例。年龄18~35岁,平均24.8岁,其中年龄﹤20岁12例(0.94%);20~24岁297例(23.24%);25~29岁675例(52.82%);30~34岁248例(19.40%);≥35岁46例(3.60%)。单一高危因素者1068例(83.57%);2种高危因素者187例(14.63%);3种及以上高危因素者23例(1.80%)。高危因素发生时间:孕早期(﹤13周)发现高危妊娠248例(19.40%);孕中期(13~27周)高危妊娠116例(9.08%);孕晚期(≥28周)914例(71.52%)。孕早期高危因素有异常孕产史1053例次(82.39%);孕中期有异常孕产史和本次妊娠异常为主;孕晚期以本次妊娠异常为主,高危妊娠1183例(92.57%)。
1.2 方法 (1)按《云南省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管理实施方案》中的“高危评分标准”逐个进行筛查、监测,筛查出高危因素孕产妇1278例。对每个高危孕产妇及时立案,将“高危孕产妇登记卡”于每月5日前由各乡卫生院上报到古城区古城保健院,并进行分级管理监护至产后42天。相关资料由古城区古城保健院每年汇总统计分析,并及时将必须采取的相应措施通报各卫生院;(2)比较高危因素孕产妇与非高危因素孕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阴道助产等分娩方式差异;(3)比较高危因素孕产妇与非高危因素孕产妇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情况。
2 结 果
2.1 高危因素顺位 高危妊娠1278例有高危因素1511项次,高危因素前20位构成比及顺位见表1。
2.2 高危妊娠分娩方式 (1)高危孕产妇1278例中,住院分娩1230例(96.24%),家中分娩48例(3.76%);自然分娩699例(54.69%);手术产579例(45.30%),其中剖宫产523例(40.92%),阴道助产56例(4.38%);(2)非高危孕产妇4006例中,手术产725例(18.10%),其中剖宫产595例(14.85%),阴道助产130例(3.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5.85,P<0.01)。
2.3 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情况 高危孕产妇1278例中,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率为156.49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