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9例,对照组83例。观察组采用西药加中药清胰汤,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1)在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中,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2)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中,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无死亡,对照组中2例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可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清胰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急腹症,治疗较困难,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治疗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由于近年来对其发病机理、病理演变过程的进一步深入了解[1],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监测手段、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的增多,形成了针对AP较为规范化的个体化治疗程序,使AP的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3月运用中西医联合应用的保守疗法治疗AP患者109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胰腺炎192例,收治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制订的诊断及分级标准[2],并按Ranson标准[3]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其中109例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男67例,女42例,年龄18~80岁,平均43±11.3岁;MAP 83例,SAP 26例。仅予西药治疗的AP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23~78岁,平均43±11.4岁;MAP 62例,SAP 21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8小时内就诊,两组年龄、性别及就诊时间等方面的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治疗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2)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注意血钾、血钙、血糖的变化;(3)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以保护胃黏膜及减少胰腺分泌;(4)加贝脂抑制蛋白酶、糜蛋白酶、弹力纤维酶等;(5)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具有抑制胰液和胰酶合成和分泌;(6)根据病情选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病情素类及抗厌氧菌药物;(7)静脉营养,肠内营养;(8)保护重要器官及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9)对症治疗如镇痛、降温等。
1.2.2 中药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疗法,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药用:柴胡、大黄15 g,黄芩、赤芍、木香、枳实、厚朴、芒硝各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4次胃管注入,夹闭2 h。停药指征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各项生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1.3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观察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总住院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急性胰腺炎
[1] [2] 下一页